《大使的寶藏家宴》讓觀眾從不同側面、不同維度、不同視角看到了大使館的“與眾不同”。這檔創新感極強的節目走進一個個駐華大使館,開啟舌尖上的“環球美食發現之旅”,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中外文化交流的“名場面”。
探尋之旅,解鎖美食背后的“冷知識”
《大使的寶藏家宴》以美食為切口,沉浸式拜訪各國駐華大使館,深入了解大使所在國家的文化內核,并通過探尋國際寶藏美食,感受菜譜里的生活之道,讓觀眾們足不出戶食盡大千世界。
【資料圖】
節目中,演員寧靜作為主理人與劉一帆、慶憐、鄭璐、宗銘和徐怡恒共同組成“寶藏主理團”,挖掘節目中蘊藏的“文化寶藏+美食寶藏”,最終將以各個國家的文化特色為主題,為觀眾呈現出一場香氣四溢、精彩紛呈的國際美食文化雅集。
而“寶藏主理團”們在這探尋之旅中,一方面解鎖美食背后鮮為人知的“冷知識”;另一方面也讓觀眾能夠感受到滿滿誠意的背后,是對美食文化的體悟,更是對文化交流的一份真誠。
比如芬蘭人為了克服社交恐懼的方法竟然是蒸桑拿?他們甚至在摩天輪上也裝了桑拿房;而在“葡萄酒的發源地”格魯吉亞發現了距今8000年的葡萄籽,其駐華大使館也是唯一一個擁有酒窖的大使館;大象是斯里蘭卡的國寶,他們會將處理干凈的大象糞便制作成紙張,環保之余還成為了斯里蘭卡最具特色的禮物之一。除了可以享受各國頂級廚師呈現的異域美食,觀眾還能透過家宴看世界,一窺世界文明百花園中的豐富多彩。
以食會友,彰顯文化交流的“小美好”
文化是對外傳播最好的抓手,容易引起共鳴,具有共情性和相關性。大家往往本著對自己文化的熱愛,對其他文化的好奇和欣賞這種心態而相互走近、了解彼此。《大使的寶藏家宴》開拓出美食與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可能,美食只是節目呈現的一個切面和載體,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才是節目力求精準切中的內核。
比如節目中,寶藏主理團拜訪阿根廷駐華大使館開啟的特色美食盛宴讓我們感受到 “高山流水遇知音, 彩云追月得知己”的可貴;在摩爾多瓦駐華大使館,在葡萄酒中邂逅著摩爾多瓦的悠久歷史,感受著古老土地上綻放的春日浪漫;立足于上下綿延五千載的泱泱華夏,遙望遠在海洋之上的古老文明,穿越山海以“吾鄉”尋見“他鄉”,在希臘駐華大使館的拜訪中真摯而溫暖的情感連接溢于言表……
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美食都承載著厚重久遠的歷史記憶和多姿多彩的文化內涵。在美食之外,通過節目我們看到更多的人文故事、文化印記,同時,在節目中文化知識的科普屬性同樣貫穿全程,各國風土人情也被默默“種草”,節目以強趣味性的方式,讓科普的過程更具“煙火氣”。
以美食為連接點,《大使的寶藏家宴》不僅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領略異域風情的絕佳窗口,更呈現出中外友人之間的深情厚誼和文化結合的動人畫卷。而《大使的寶藏家宴》的熱播熱議,也彰顯“北京大視聽”文藝精品創作的大格局、大視野、大情懷,為跨文化內容產品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節目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綜藝節目架起中外人文互動交流的橋梁,使得節目成為增進中外友誼的“播種機”、開展文明對話的“傳感器”、提升國際認同的“孵化器”,節目通過情感表達、價值訴求等,達到理解、認同與互信,進而轉化為具有親和力、互信力與感召力的柔性力量。(山形)
[ 責編:王蕾]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