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歷史悠久,各地人們過端午的方式也花樣百出。明末寫過《濟南百詠》的詩人王象春就曾作過《端陽》一詩:“長絲艾虎飲流蒲,夾岸榴花悅彼姝。一自田文專國后,家家此日望懸弧。”詩中反映了濟南等地端午節這天系五彩絲、佩艾虎、飲菖蒲酒、戴石榴花、望懸弧等節俗活動。濟南素有“名士多”的美稱,在濟南的古人們怎樣過端午?與其他地區相比,有哪些精妙、特別之處?愛濟南通過AI繪畫,帶你一鍵穿越古今,虛實交匯間解鎖新奇體驗。
-濟南名士的別樣端午-
(資料圖)
①競渡變泛舟,折筒添詩意
端午節南方有龍舟競渡的習俗,而身處北方的濟南,這種傳統的水上競賽運動演變成了詩情畫意的飲酒泛舟活動。端午節這天,濟南名士泛舟明湖,聚會暢飲,作詩唱合,十分浪漫。據清道光二十年《濟南府志》記載:“五月,仲夏月五日,歷之士大夫攜酒泛湖作碧筒飲。”《歷城縣志》亦有記載:“五月,仲夏月午日,士大夫攜酒泛舟,作折筒飲,即小民亦攜一壺,俱飲樹下。”
AI制作
延伸閱讀:碧筒飲的由來
碧筒飲始于濟南,是采摘卷攏如盞、剛剛冒出水面的新鮮荷葉盛酒,將葉心捅破使之與葉莖相通,然后從莖管中吸酒,人飲蓮莖,酒流入口中,其最早見于唐代文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歷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鄭公愨三伏之際,每率賓僚避暑於此。取大蓮葉置硯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上輪菌如象鼻,傳噏之,名為碧筩杯。”蓮葉清香與酒香交融,清爽可口,沁人心脾。眾人仿之,都連稱“妙哉”,并美其名曰“碧筒飲”。鄭公愨的這個發明創造備受文人雅士推崇,蔚然成風。
AI制作
-濟南名士的別樣端午-
②荷葉包粽子,荷香動京城
現在我們吃的粽子大多是用箬葉、葦子葉包裹而成,而在“四面荷花三面柳”的老濟南,人們還會用荷葉包粽子,甚至由此生發出一句俗諺:“有多大荷葉包多大粽子。”
在濟南選用荷葉包粽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開元二年(714)五月初,濟南太守李隨(見道光《濟南府志》卷二十三“秩官”)覲京,將濟南特產“九子荷香粽”帶去京城,作為貢品獻給唐玄宗李隆基,玄宗龍顏大悅,當即擺下“九子荷香宴”以賀,御筆題下“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的佳句。
AI制作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AI制作
-濟南名士的別樣端午-
③端陽作勝游,寄情山水間
明代詩人李勝原和好友五月初五端午節同游濟南,二人沿著崎嶇山間小路前行,探訪龍洞所在,路上經過村舍人家,古塔懸崖,高山清泉,感嘆濟南美景如人間桃源仙境一般。端午時節,有一習俗是把菖蒲切碎,浮在雄黃燒酒杯內,就叫做“蒲酒”,也叫“蒲觴”,吃了可以避邪。把蒲觴密封于瓶中,放在溪河上游,任其逐流而下,再取而飲之,這就是“泛蒲觴”。詩人置身濟南的山間石邊,與好友泛蒲觴,話端午,雖正處夏季,卻似乎感受到了涼爽的秋意。
AI制作
濟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龍洞二首·其一
李勝原
駐馬探龍洞,崎嶇石路分。
數家新草舍,十里舊煙村。
更有東山屐,須開北海樽。
神仙此佳境,何必問桃源。
AI制作
濟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龍洞二首 其二
李勝原
今日端陽作勝游,
行行馬上縱吟眸。
幾層古塔崖高處,
一窟清泉山盡頭。
龍去洞寒云氣濕,
客來風靜鳥聲幽。
石邊滿把蒲觴泛,
頓覺滿懷無限秋。
-濟南名士的別樣端午-
④香包五彩線,長命不病瘟
宋代詞人李清照曾描述過端午節時捋起褲子露出胳膊,將染成五彩的絲線或織成五色的彩帶纏在手腕上的民間風俗。宋·陳元靚撰《歲時廣記》(卷二十一2中《風俗通》載:“五月五日,以雜色線織條脫,纏于臂上。沂公作《夫人閣端午帖》云:‘繞臂雙條達,紅紗晝夢驚。’;易安居士詞云:‘條脫閑揎系五絲。’”
AI制作
端午節系五彩線的習俗至少成于漢代,因此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了。五彩線是用5種顏色的絲線捻成,而這5種顏色必須是青、白、紅、黑、黃,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這五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象征東、西、南、北、中,蘊含著五方神力。
俗語道,“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愛”。給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絲線,也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香包是用棉織品和絲線繡成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
AI制作
端午節,
一向有著禁忌、神秘的色彩。
屈子投江的歷史典故,
又使得它增添了莊重嚴肅的屬性。
而身在濟南的文人墨客,
卻將這個節日過出了許多
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樂趣。
大抵是因為濟南的山水風景養人,
從古到今,
總是讓人欣喜,讓人沉醉,
不管在任何時刻
都想要投入其中!
還有哪些人對濟南感情深厚
又有哪些濟南之美
令他們念念不忘?
濟南的山
落日天邊見二峰,
平臨湖上出芙蓉。
西來水竇緣王屋,
南去山根接岱宗。
——
中天紫氣抱香壚,
復道金輿落帝都。
二水遙分清渚下,
一峰深注白云孤。
——
《與轉運諸公登華不注絕頂》
AI制作
濟南的泉
連山帶郭走平川,
伏澗潛流發涌泉。
洶洶秋聲明月夜,
蓬蓬曉氣欲晴天。
——
《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 檻泉亭》
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它們連同淡淡的薄霧,構成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
——
AI制作
濟南的湖
飲酒方橋夜月,釣魚畫舫秋風。
冉冉荷香不斷,悠悠水面無窮。
——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其四》
湖闊數千里,湖光搖碧山。
湖西正有月,獨送李膺還。
——
AI制作
濟南的河
東藩駐皂蓋,北渚臨清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
小清河入大清河,混混船頭涌濁波。已過回灣五十里,華山猶自郁嗟峨。
——
AI制作
濟南的城
平地華峰天一柱,鵲倚巖巖青壁。金線橫波,真珠出水,趵突噴寒雪。無窮瀟灑,品題宜有才杰。
——
山郡逢春復乍晴,
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
雪后千峰半入城。
——
AI制作
AI是否畫出了你心中的
濟南之美?
這個端午假期
你準備去哪里游玩?
評論區聊聊吧!
策劃:李永 執行策劃:譚燕
綜合整理:張琪
文章配圖均為AI制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