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民警向小賈了解情況。(警方供圖)
“幸虧您當時勸阻得及時,要不然,我這近3萬塊錢可就沒了。”8月28日,在石家莊市高新區公安分局黃河大道派出所,小賈給民警送來錦旗以表謝意。談及此前投資理財遭遇騙局的經歷,小賈仍心有余悸。
小賈是邯鄲人,在石家莊打工,和同學共同租住在某小區。8月15日,一個比較信任的同學向他推薦了一個投資理財群。群里不少網友說,他們賺到零花錢了。見狀,著急掙錢的小賈便聯系群里的“客服”詢問詳細情況。經了解,他需要先投資29400元,然后陸續開始有收益。因為同學的推薦,加上群里眾多網友掙到零花錢的回應,小賈對此深信不疑,他急忙和另外一個同學湊了29400元現金。8月18日15時許,小賈拎著裝有現金的塑料袋去銀行向“客服”提供的賬戶打款,因他的銀行卡在邯鄲市沒在自己手里,小賈從銀行出來返回租房處,打算借別人的銀行卡再來打款。
16時許,高新區公安分局黃河大道派出所民警孫磊濤在同祥城小區巡邏時,恰巧碰到剛返回小區的小賈,他手里還拎著裝有現金的塑料袋。出于職業敏感性,民警迅速上前詢問情況。聽完小賈的介紹,民警判斷小賈這是遇到了投資理財類電信網絡詐騙。民警先將小賈請到社區警務室,看到他對自己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將信將疑,民警就耐心地一步步為其分析詐騙分子的話術、手段和目的,同時讓小賈對照自己的親身經歷分析。就這樣,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耐心勸導,小賈終于醒悟過來。之后,民警又向小賈科普了各類電信網絡詐騙的騙術和手段,并幫其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囑咐其一定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及支付密碼等。
看到小賈還是有些猶豫,民警又護送小賈來到最近的銀行,在留足生活費后,將剩余現金采用“無卡存款”的方式存入他的銀行卡,隨即將銀行卡辦理掛失,以防小賈再被忽悠進行轉賬。這樣一來,小賈只能回邯鄲市取回銀行卡后才能解除掛失,雖過程繁瑣了一些,但多了一層保護。
“當時挺不理解的,覺得太麻煩了。回家取銀行卡的時候,我和家人說了下情況,我們一家人又仔細想了想,覺得民警確實是為我著想。”小賈說,他會以此為戒,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講給親朋好友,讓大家共同增長反詐知識。(首席記者 劉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