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頻道 >

小米為何突然這么賺錢?

2023-08-30 20:35:5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8月29日,小米集團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小米實現營收億元,同比下降4%,經調整凈利潤為億元,同比增長147%。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小米的經調整凈利潤為84億元,這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經調整凈利潤水平。盈利能力提升背后,是小米今年首次提出了“規模與利潤并重”的新經營策略。二季度,小米的整體毛利率達到21%,創歷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機業務的毛利率為%,同比提升%,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的毛利率為%,同比提升%。


【資料圖】

與此同時,小米集團也在持續進行降本增效以及優化庫存管理。二季度,小米集團的整體營業費用為102億元,同比下降%,整體存貨金額為385億元,同比下降%,為十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位。

在業績溝通會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表示,在外部大環境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的情況下,小米的經營業績出現質變,主要還是內因的改變。“除了我們在戰略層面做出了及時調整,在各項能力上,小米也都進行了提升,包括產品能力、管理能力、費用控制能力等等,通過這些能力的釋放,小米經營業績的改變將不只是一個季度的變化,而是持續的變化”。

手機大盤持續收縮

報告期內,小米來自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同比下降%至366億元,出貨量同比下降%至3290萬臺。

手機業務的持續收縮,并非小米一家之苦。根據Canalys數據,本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連續第六個季度同比下滑。盧偉冰表示,從市場情況來看,下半年整個手機大盤仍然會持續下滑,只不過下滑速度會有所收窄。

在市場規模不斷縮小的情況下,小米如何抵抗下滑?答案是高端化。8月初,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年度演講中直言,“高端是小米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戰”。他沒有回避小米高端之路遇到的挫折,并將其視為近十年收獲的最大成長,這也使得小米終于找到了高端化的正確方向。

財報提出,小米在手機高端化戰略的道路上行穩致遠,將秉持高端智能手機設計三原則,穩步推進高端無短板,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以及軟硬件深度融合。

這是小米對高端化最新的認知,從數據來看,這一認知也在發揮著明顯作用。根據第三方數據,二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4000–6000元價位段的智能手機銷量市占率同比提升個百分點至%,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高端智能手機銷量在整體智能手機銷量中占比提升個百分點至%。

報告期內,小米的ASP(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為1112元,同比增長%,其中,得益于高端化戰略的推進,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ASP同比增長超過24%。

另外在新零售業務方面,線下渠道也是小米布局高端化的關鍵。財報顯示,二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高端智能手機銷量來自線下渠道的貢獻超46%。同時,小米之家線下門店的月均單店支付金額同比增長超20%。盧偉冰表示,小米未來將繼續推進高端化在線下的布局并發揮線上和線下的協同能力,全面提升門店運營能力。

發展更加均衡

相較手機業務收入的不斷下降,小米其他業務在二季度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其中,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為223億元,同比增長%;互聯網服務收入為74億元,同比增長%。盧偉冰指出,二季度,小米互聯網業務收入、IoT業務的毛利率均創歷史新高,這說明小米的均衡發展度較以往有了較大的改善。

截至2023年6月30日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達到億,同比增長%。2023年6月,米家APP的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至8290萬。

具體產品上,小米智能大家電業務在二季度增長亮眼,收入同比增長70%以上,其中空調產品出貨量同比增長超90%,冰箱產品出貨量超50萬臺,洗衣機產品出貨量突破30萬臺。

除此之外,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小米電視在中國大陸地區電視出貨量排名中位列第一。而根據Canalys數據,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平板出貨量排名中位列第三。

盧偉冰稱,從IoT業務可以看出,小米不僅僅是一個品類在爆發,而是所有品類都在爆發,比如平板業務,是兩年前開始重新從零做起,現在已經排名第三,這說明小米IoT業務的整體能力也比較均衡。

在互聯網服務方面,2023年6月,小米全球MIUI月活躍用戶數達到 億,同比增長%。其中,中國大陸MIUI月活躍用戶數達到億,同比增長%。二季度,小米來自廣告業務的收入為51億元,同比增長13%,來自游戲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至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二季度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也同比增長%至20億元,這占小米整體互聯網服務收入的比重為%,同比提升了個百分點。

加碼未來投資

8月初,小米宣布科技戰略升級,并公布“兩個長期”的科技理念,即選擇對人類文明有長期價值的技術領域,堅持長期持續投入。

對此,盧偉冰提到,在去年小米整體發展比較困難的時候,雷軍在內部反復強調,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投資未來。“大家今年從小米產品上看到的一系列變化,背后其實是小米的技術發生了改變,小米的技術正從過去的追隨追趕開始逐步引領”。

財報指出,小米目前已經布局12個技術領域、99個細分賽道。二季度,小米的研發支出為46億元,同比增長21%,小米的研發人員數為16834人,占員工總數近52%。按照規劃,小米2022–2026年的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

針對今年火熱的人工智能,小米在財報中也提出,AI是小米長期投入的底層賽道,自2016年開始,小米建立并發展了視覺、語音、聲學、知識圖譜、NLP、機器學習、多模態等AI技術能力。目前,小米AI領域相關人員超3000人。

同時,小米也在全面擁抱大模型。今年4月,小米正式組建了AI實驗室大模型團隊。在自研大模型方面,小米主要聚焦輕量化、本地部署,目前小米60億參數的自研大模型已經在C-EVAL權威榜單上取得同參數量級排名第一,在 CMMLU中文向大模型取得排名第一的成績。

對于外界關心的小米汽車業務,財報披露,二季度,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投入的費用為14億元。盧偉冰對此則表示,“前幾天我和雷總發微博,IP顯示在新疆,大家都猜測我們是不是去參加夏測了。的確是這樣,我們的夏測非常順利。應該說,小米汽車2024年上半年量產的規劃不會有任何變化,并且進展超越了我們的預期”。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