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南京浦口區(qū)的南京眾鑫麗種植專業(yè)合作社,8000畝稻田全部披上綠裝。“一插上秧就要開始管田,上水、施肥、鋤草,昨天才全部結束。”6月30日,合作社負責人邵名文告訴記者。同日記者從南京市農業(yè)農村局獲悉,南京市夏種全面收官,超124萬畝稻田全部完成插秧。
剛剛下過雨,空氣清新,記者在邵名文的基地里看到,綠油油的秧苗依次排布在水田中,隨風輕輕搖,“終于能稍微歇歇了。”從5月31日開始搶收小麥,邵名文整整忙碌了一個月,全部結束夏收夏種。受天氣影響,今年麥收相對推遲,為此邵名文一邊全面發(fā)動基地機手機插秧,一邊租借了幾臺農機全力搶種,最終水稻栽插進度比往年提前,“秧苗的長勢整體好于去年,我對今年水稻再豐收有信心。”
“三夏”階段,農業(yè)農村部門下沉一線,在田間地頭忙碌。南京市農業(yè)農村局成立夏熟糧油和農業(yè)豐產豐收指導組、“三夏”生產服務指導組,分區(qū)包干、掛鉤聯(lián)系,幫助協(xié)調解決農業(yè)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讓“三夏”工作順利推進得到有力保障。
水稻插秧后要及時上深水護苗,彼時南京市天氣遲遲不見雨,農戶用水困難。農業(yè)農村部門會同南京市水務部門,推進抗旱翻水工作,緩解用水難問題。“‘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今年我們提前兩個月從石臼湖往龍頭水庫調水,一直到梅雨季到來、雨水充沛才停機,通過四級提水讓農民們有水可取、及時能取,確保了龍頭水庫周邊及下游農田灌溉用水需要。”溧水區(qū)和鳳鎮(zhèn)農服中心主任俞同軍說。
今年南京市推廣水稻優(yōu)質新品種寧香粳9號、南粳8911。“我們強調稻麥要均衡增產,寧香粳9號生育期短、產量高,為后一季小麥適播期種植搶回了黃金時間。小麥是‘七分種三分管’,適期播種對小麥產量有一定保障作用。”南京市種子管理站站長邢后銀說,“南粳8911則是南粳5055的‘升級版’,去年通過品種審定,普遍表現生長勢強,穗大粒多,產量潛力大。”今年南京市將繼續(xù)擴大優(yōu)質新品種推廣力度,促進水稻優(yōu)良食味品種種植占比要達到64%,為南京市糧食安全增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