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測汽車胎壓,以涼車為準還是熱車為準?

2023-08-27 03:46:00 來源:懂開車的崔先森

汽車出廠時標注的胎壓是輪胎在冷態、滿載的情況下測量的,一般都在2.2~2.8個大氣壓之間。這個參數已經充分考慮了熱脹冷縮對胎壓的影響,所以完全不必擔心輪胎受熱后壓力增高的問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般汽車輪胎胎壓都在油箱蓋中有標注,使用中按照這個標準充氣就可以了。

具體的解釋如下:

第一部分表示的是輪胎充氣壓力說明。表明這是輪胎冷態下的壓力,并且這個數據冬季和夏季都適用。汽車高速行駛后輪胎的壓力會升高,略高于輪胎在冷態時的壓力(一般高0.2~0.3MPa)。但是這種情況無需擔心,更不要給熱態下的輪胎放氣,否則會損壞輪胎。

第二部分表示的是輪胎的壓力要隨著汽車負荷的變化而調整。

比如說下圖中,第一行表示的是乘坐兩個人,帶一個行李箱,這時輪胎的壓力前輪是2.2bar,后輪是2.1bar;第二行表示乘坐五個人,帶三個行李箱,這種情況相當于汽車滿載狀態。這時輪胎的壓力前輪是2.2bar,而后輪是2.8bar。

在這里給大家普及一個小常識。就是輪胎壓力高和壓力低哪一個更容易爆胎。在大家的印象中,應該是胎壓高容易爆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一般轎車的原廠胎壓設定的標準范圍是在2.3-2.5bar之間,標定的最大胎壓是3.5bar,實際可承受的最大壓力至少在4.5bar以上。即使把胎壓打的比較高,比如說打到3.0bar,在夏季跑高速,輪胎的壓力也不過能夠上升到3.3bar左右,這樣也不可能達到輪胎的承受極限。很多新車出廠時胎壓在3bar左右,在做首保時才給調整到正常胎壓,在這期間跑高速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輪胎氣壓按照廠家給出的標準胎壓或稍微高一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大家沒必要刻意的在夏天調低輪胎的胎壓。胎壓稍高一些并不會引起爆胎,而輪胎氣壓過低才是爆胎的元兇。

有人曾經做過實驗,在最炎熱的夏季,讓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長距離高速行駛,然后測量輪胎的溫度和壓力。實驗結果表明,輪胎的溫度大約能上升到60°C左右,胎壓大約上升0.2~0.3,最高不會超過3.0個標準大氣壓。這樣的溫度和壓力,是不足以破壞輪胎的。

輪胎能承受的最高壓力都標注在輪胎的側面上,標注為“MAX PRESS”,它后面的數字就是輪胎所能承受的最高壓力,一般都在350Kpa(3.5個標準大氣壓)以上。由于要留出一定的安全余量,實際上能承受的壓力比這個數值還要高一些。

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管理局的數據:當胎壓值高于標準值四分之一時,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加一倍;而當胎壓值低于標準值四分之一時,交通事故的概率則會增加兩倍。所以,輪胎的低胎壓開車比高胎壓的危險性更大!低胎壓開車是輪胎的致命殺手!

為什么車子前后的胎壓會不同?

1、和車子的重心位置 、驅動形式有關

那很多車子前后胎壓本身是不同的,它是屬于正常現象的,這和車子的重心位置 、驅動形式都是有關系的。

2、前驅車前輪胎壓更高

你比如說邁騰的前輪是2.1bar,后輪是2.0bar;飛度的前輪胎是2.2bar,后輪是2.1bar,都是前輪胎壓稍微高一點。這些車子一般都是前輪驅動,發動機也在前面,前輪需要更強的抓地力,而且車頭也比較重。

3、后驅的車后輪胎壓更高

那還有一部分車子,后輪的胎壓要比前輪高,這些車子一般是后驅的,而且后輪很有可能比前輪還要寬。比如說寶馬530,前輪寬度245毫米,后輪寬度是275毫米,后輪比前輪要寬30毫米,也就是3公分了。

那更寬的輪胎更容易變形,為了減小后輪變形的幅度,胎壓就需要更高了。這就好比是籃球,氣打得越足就越硬,越硬越不容易變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