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4 :指的是固熔熱處理后自然時效至基本穩定的狀態 ,適用于固熔熱處理后,不再進行冷加工(可進行短直、矯平,但不影響力學性能極限)的產品 T5 :指的是由高溫成型過程冷卻,然后進行人工時效的狀態 ,適用于由高溫成型過程冷卻后,不經過冷加工(可進行矯直、矯平,但不影響力學性能極限),予以人工時效的產品 。
【資料圖】
2、T6 :指的是固熔熱處理后進行人工時效的狀態 。
3、適用于固熔熱處理后,不再進行冷加工(可進行矯直、矯平、但不影響力學性能極限)的產品熱處理工藝主要靠自己實踐,熱處理工藝要結合爐型、裝爐、冷卻介質、工件大小、工件形狀和工件技術要求等多因素有關。
4、不懂時,先查相關資料(比如熱處理手冊等),或請教老師傅、做實驗,然后再正式生產。
5、下面給你介紹一下熱處理工藝的一些基本概念:1.退火操作方法:將鋼件加熱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溫度(可以查閱有關資料)后,一般隨爐溫緩慢冷卻。
6、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與壓力加工性能;2.細化晶粒,改善力學性能,為下一步工序做準備;3.消除冷、熱加工所產生的內應力。
7、應用要點:1.適用于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鋼的鍛件、焊接件以及供應狀態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狀態進行退火 。
8、2.正火操作方法:將鋼件加熱到Ac3或Accm 以上30~50度,保溫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卻速度冷卻。
9、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與壓力加工性能;2.細化晶粒,改善力學性能,為下一步工序做準備;3.消除冷、熱加工所產生的內應力。
10、應用要點:正火通常作為鍛件、焊接件以及滲碳零件的預先熱處理工序。
11、對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結構鋼及低合金鋼件,也可作為最后熱處理。
12、對于一般中、高合金鋼,空冷可導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為最后熱處理工序。
13、3.淬火操作方法:將鋼件加熱到相變溫度Ac3或Ac1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在水、硝鹽、油、或空氣中快速冷卻。
14、目的:淬火一般是為了得到高硬度的馬氏體組織,有時對某些高合金鋼(如不銹鋼、耐磨鋼)淬火時,則是為了得到單一均勻的奧氏體組織,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蝕性。
15、應用要點: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點三的碳鋼和合金鋼;2.淬火能充分發揮鋼的強度和耐磨性潛力,但同時會造成很大的內應力,降低鋼的塑性和沖擊韌度,故要進行回火以得到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16、4.回火操作方法:將淬火后的鋼件重新加熱到Ac1以下某一溫度,經保溫后,于空氣或油、熱水、水中冷卻。
17、目的:1.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內應力,減少工件的變形和開裂;2.調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獲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學性能;3.穩定工件尺寸。
18、應用要點:1.保持鋼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時用低溫回火;在保持一定韌度的條件下提高鋼的彈性和屈服強度時用中溫回火;以保持高的沖擊韌度和塑性為主,又有足夠的強度時用高溫回火;2.一般鋼盡量避免在230~280度、不銹鋼在400~450度之間回火,因為這時會產生一次回火脆性。
19、5.調質操作方法:淬火后高溫回火稱調質,即將鋼件加熱到比淬火時高10~20度的溫度,保溫后進行淬火,然后在400~720度的溫度下進行回火。
20、目的:1.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潔程度;2.減小淬火時的變形和開裂;3.獲得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
21、應用要點:1.適用于淬透性較高的合金結構鋼、合金工具鋼和高速鋼;2. 不僅可以作為各種較為重要結構的最后熱處理,而且還可以作為某些緊密零件,如絲杠等的預先熱處理,以減小變形。
22、6.時效操作方法:將鋼件加熱到80~200度,保溫5~20小時或更長時間,然后隨爐取出在空氣中冷卻。
23、目的:1. 穩定鋼件淬火后的組織,減小存放或使用期間的變形;2.減輕淬火以及磨削加工后的內應力,穩定形狀和尺寸。
24、應用要點:1. 適用于經淬火后的各鋼種;2.常用于要求形狀不再發生變化的緊密工件,如緊密絲杠、測量工具、床身機箱等。
25、7.冷處理操作方法:將淬火后的鋼件,在低溫介質(如干冰、液氮)中冷卻到-60~-80度或更低,溫度均勻一致后取出均溫到室溫。
26、目的:1.使淬火鋼件內的殘余奧氏體全部或大部轉換為馬氏體,從而提高鋼件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疲勞極限;2. 穩定鋼的組織 ,以穩定鋼件的形狀和尺寸。
27、應用要點:1.鋼件淬火后應立即進行冷處理,然后再經低溫回火,以消除低溫冷卻時的內應力;2.冷處理主要適用于合金鋼制的緊密刀具、量具和緊密零件。
28、8.火焰加熱表面淬火操作方法:用氧-乙炔混合氣體燃燒的火焰,噴射到鋼件表面上,快速加熱,當達到淬火溫度后立即噴水冷卻。
29、目的:提高鋼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心部仍保持韌性狀態。
30、應用要點:1.多用于中碳鋼制件,一般淬透層深度為2~6mm;2.適用于單件或小批量生產的大型工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件。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