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生活 >

【世界聚看點】海外華媒走進湖南沅陵 “記錄”易地扶貧搬遷民眾幸福生活

2023-06-29 04:55: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懷化6月28日電 (付敬懿 瞿云)“我們家就住在車間的樓上,社區旁就有孩子的學校,上班、接送小孩、回家,我步行只需要幾分鐘。”6月28日,走進位于湖南懷化市沅陵縣太安社區的幫扶車間,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趕制訂單,社區民眾楊日梅一邊手腳麻利地忙著活計,一邊與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聊起在社區企業工作的便利。

6月28日,太安社區搬遷民眾在幫扶車間接受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采訪。

四年前,楊日梅一家從偏僻山村搬進太安社區,除了居住條件大幅改善外,最讓她開心的還是在社區內就找到了新工作,圓了她掙錢又顧家的夢想。“沒有了家里的牽掛就能安心工作,這樣的日子有奔頭!”


(相關資料圖)

當日,正在湖南參加“鄉村振興看湖南”——2023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高層湖南行活動的19國華媒代表走進沅陵縣太安社區,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的民眾如何安居樂業融入新生活、叩開致富門。

“道路寬敞整潔、生活又很方便,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民眾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中國的扶貧、幫扶工作真的很了不起。”愛爾蘭《愛爾蘭華人報》副社長周瑞琮感慨,從深山中搬出來住進新樓,又能穩定就業致富,老百姓過上了幸福新生活。

6月28日,湖南面積最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太安社區航拍圖。

太安社區是湖南省占地面積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也是中國“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2018年初,沅陵縣投資3.5億元用一年時間建成了太安社區,20個鄉鎮共1359戶5206人陸續搬遷入住。

為讓民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避免“住上新房子,過著窮日子”,沅陵縣把就業作為“五強五興”后續幫扶的重點,開辟了勞務輸出、幫扶車間就業、本地園區就業等七種渠道,讓搬遷民眾進城能就業、能致富。將廠房搬進安置點,先后有五家企業在太安社區建立就業幫扶車間,這也是湖南在集中安置點建立幫扶車間的首創地。

逐戶逐人摸底調查,太安社區建立就業臺賬,按照“一戶一策、一人一策”,組織技能培訓,適應多元化務工需求,確保每個家庭至少一人穩定就業,實現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愿的搬遷民眾就業全覆蓋。

“太安社區,寓意搬遷民眾實現安居樂業。”太安社區黨總支書記鄭濤表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必須以滿足搬遷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沅陵創新實施“管委會+居委會+網格+樓棟”四級管理模式,完善各類配套設施,讓搬遷戶搬遷后的生活“穩得住”“融得進”。

穿行在沅陵縣太安社區,超市、銀行、幼兒園、太常派出所太安執勤點、太安衛生健康服務中心、工會之家等設施一應俱全,各種健身娛樂設施被掩映在蔥蔥郁郁的草木中,老人們健身、拉家常,成為沅陵又一處美麗風景線。

6月28日,太安社區幼兒園里清脆悅耳的笑聲回蕩。

“搬出山窩窩,迎來好生活,我們要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把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31歲的符永洲2019年搬進太安社區后,自主創業做起了電商,幫老百姓銷售腐乳、剁椒豆豉、蜂蜜等土特產,把沅陵土特產賣到各地。

社區居民吳純愛聯合另外2個搬遷戶,在社區邊上流轉了30畝土地種蔬菜,從用磚頭壘起幾間簡易房開始把蔬菜基地做大,如今溫室大棚已有30多個,每家每年收入達10萬多元。“等社區門前的農產品交易中心正式開業,產業前景更不愁了。”

撬動激活一座城、產城融合一座城、功能布局完善一座城,這是沅陵縣通過“一個區建設一座城,一個區發展一座城”而制定的“十四五”后扶共建共贏思路。與湖南省建工集團戰略合作,由沅陵辰發控股集團建設太安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作為搬遷民眾發展產業、拓寬就業的基地,助力搬遷戶增收致富。

6月28日,太安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產城融合”助搬遷戶增收致富。

“探索產城融合,讓搬遷民眾逐步能致富。”沅陵縣委副書記、縣長易中華表示,沅陵將單一的太安社區后扶產業,融入到太安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科學規劃中,通過建設成太常“萬畝”生態農業產業園示范性工程,轉變為縣城太常片區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標桿,助力縣城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把產業園和安置區建在一起,采用“合作社+公司+搬遷戶”的模式發展,抓住“產業”這個“牛鼻子”走農旅融合之路。沅陵縣委書記劉向陽表示,廠房“搬”進安置點,產業“安”在家門口,沅陵堅持產業就業齊抓、輸血與造血并舉,多渠道推動搬遷民眾就地就近就業。(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