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叢笑)“中非‘湘’約企業行”媒體采訪活動來到袁氏種業高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雜交水稻種子育繁推一體化的農業企業,袁氏種業以海外雜交水稻推廣為重點,合作客戶遍及全球23個國家,從傳統的亞洲市場已擴展到新興的非洲市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建立非洲唯一由企業運營的雜交水稻技術示范中心
“通過多年的海外深耕,公司充分認識到,發展雜交水稻是世界各缺糧國家共同的需求,而開展本地化制種與育種更是各國一致的方向。” 袁氏種業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定安表示。
近年來,袁氏種業的海外合作從單純的實物貿易升級為海外技術推廣與合作,在馬達加斯加建立非洲唯一由企業運營的雜交水稻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在海外利用自身先進的雜交水稻制種和選育技術,結合當地種質資源,開展雜交水稻種子的海外試制和科研工作。
袁氏種業從當地需求實際出發,進行雜交水稻新品種選育和推廣,為各國糧食安全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現已與馬達加斯加、南蘇丹等國政府簽訂了雜交水稻推廣合作書,在非洲地區累計推廣8萬公頃。
為非洲國家提供雜交水稻種子及配套技術合作
在2019年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上,袁氏種業分別與馬達加斯加農業部、尼日利亞李氏集團簽署《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種子本土化發展項目框架協議》(簡稱“雜交水稻種子本土化項目”)和《雜交水稻規模化種植項目協議》(以下簡稱“尼日利亞規模化種植項目”);2021年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上,袁氏種業子公司袁氏福稻與中資企業共同簽署《安哥拉雜交水稻綜合開發產業園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安哥拉產業園項目”)。
“雜交水稻種子本土化項目”自簽約后,馬方積極推進,與中方共同完成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選址勘探和落實、前期環境評估等工作,并形成報告遞交馬達加斯加總統府。
目前,雜交水稻種子本土化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已經在尼日利亞的Jigawa州落實了40公頃的高產示范培訓基地,建立起了現代化農業技術團隊和種植加工體系,并與尼日利亞多個州開展土地購買的談判事宜。2020—2022年期間,項目團隊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繼續開展高產示范工作,平均示范種植產量在每公頃7噸以上。
安哥拉產業園項目中,袁氏種業為1萬公頃現代化農場提供雜交水稻種子及配套技術合作,合作運營安哥拉雜交水稻農場項目。預計今年可以完成2000公頃土地的復耕工作,已完成種植雜交稻600公頃,平均產量8.18噸/公頃。
引導當地農民提升整體農業水平
通過扎根當地,堅持雜交水稻高產示范推廣,袁氏種業團隊將雜交水稻的高產、優質、抗旱、抗澇、抗病蟲害等特性向非洲民眾做出了全面的展示,獲得了當地民眾的普遍認可。
“與公司合作的非洲政府均對雜交水稻的高產優勢表示了高度認可,認為雜交水稻是解決當地糧食短缺的最有效途徑。”袁氏種業副總經理、尼日利亞項目負責人姚震球表示,種植雜交水稻不僅給農戶帶來了高產、高回報,更是引導大量當地農民了解現代化農業的運營,提升了整體農業水平。
今年中非經貿博覽會期間,袁氏種業已開展雜交水稻合作推廣的非洲馬達加斯加、幾內亞、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等國家均會派遣官方代表參加此次活動,以加強進一步的溝通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