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青竹之正,心似蓮花之潔”“心有所畏,明德己身”……夏至時節,沁陽市柏香鎮“喚醒初心”廉政教育基地內,一幅幅廉政書法作品,一個個身邊案例剖析,讓前來參觀的黨員干部在這里凈化心靈、接受洗禮,做到自問、自警、自醒、自強。像這樣立足鄉鎮實際,結合地域特色打造的廉政教育點在沁陽并不鮮見,這也正是沁陽市全力推進清廉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力舉措。
(資料圖片)
齊抓共建,推動清廉建設走實
“要強化協同聯動,突出重點發力,謀劃載體,設計抓手,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以一地一域的清廉為全市清廉建設增光添彩。”沁陽市委書記王家鵬對清廉單元建設提出指導意見。
該市按照清廉河南、清廉焦作建設總要求,因地制宜出臺《關于推進清廉沁陽建設的實施方案》《清廉沁陽建設工作推進制度》,成立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王浩斌為組長的清廉沁陽建設工作專班,明確7個清廉單元建設目標、具體任務和牽頭單位等事項,并組織召開清廉單元建設推進會,印發7個清廉單元建設標準,建立健全會商研究、情況通報、督導推動、綜合考核等工作機制,一月一督導、一季一總結,全面壓實各有關部門責任,確保清廉單元建設有力有序推進。
同時,沁陽市將清廉建設工作列入政治巡察、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納入全年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年度績效考核、“一把手”考核評價、單位評先評優的重要指標依據,以精準有力監督倒逼清廉建設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機關先行,做好清廉建設表率
清廉建設,機關先行。該市堅持黨政機關要走在清廉建設的“第一方陣”,通過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廉政教育、營造濃厚廉潔氛圍等,在全市黨政機關持續推動清廉建設,充分發揮機關在清廉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立足各行業、部門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廉政教育,如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新建招投標領域警示教育基地,通過組織招標人、代理機構、行政監督部門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相關人員參觀學習招投標領域違紀違法典型案例,以案明紀、以案釋法;
以紀檢監察系統基層基礎建設為契機,與鄉鎮實際、黨建工作相結合,重點培育打造“一鄉一品”廉政教育模式。柏香鎮村街多、干部多,著眼“小微權力”治理,打造“喚醒初心”主題廉政教育館;西向鎮企業多、經濟活,圍繞優化營商環境,一體展示掃黑除惡典型案例和優秀企業風采,建設“親”“清”政商文化教育基地;太行懷慶街道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沉浸式”警示教育體驗館;西萬鎮把黨風廉政建設與“五星支部”創建緊密結合起來,建設“全周期管理黨性體檢中心”。
同時,沁陽市充分發揮已建成的楊介人故居、朱載堉紀念館、宋學義故居、曹謹紀念館、王曲鄉農村黨員干部廉政法治教育基地等廉政教育基地作用,讓清風廉韻浸潤人心,新風正氣更加充盈。
“通過打造延伸至行業、基層的廉政教育點,讓黨員干部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持續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標本兼治推動全市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該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浩斌介紹,“一鄉一品”廉政教育模式已初見雛形,并持續釋放清廉效能。
此外,該市紀委監委通過持續加強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監督檢查、開展“四違規”問題專項整治、深化“廉潔從家出發”活動等一系列常態化舉措,力促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清正廉潔思想根基進一步夯實,“昏懶庸貪”“中梗阻”等群眾反映強烈的“機關病”得到持續糾治,風清氣正的清廉機關風尚正持續倡揚。
多點開花,打造清廉教育高地
“勵志當如昌黎勤,夜來蘭膏繼晷焚。習藝當如匠石斤,一舉鼻堊信手分……”沁陽市朱載堉學校每日舉行誦讀鄭王詞曲活動,讓全體師生共沐清風廉韻。
大力推進清廉學校建設是清廉沁陽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該市紀委監委的大力推動下,市教育系統深入實施“黨風清正、政風清明、校風清朗、教風清淳、學風清新”五大工程,以“清廉建設年年行”、“黨建工作示范校”評選、“陽光學校”建設、“一校一品”廉潔文化品牌打造等系列措施為抓手,致力于打造清廉教育高地。
黨建引領固本。明確各學校黨組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持續加強黨員學習教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談心談話等制度,把黨建工作和教學工作同布置同考核,確保黨在教育陣地的領導地位;
制度建設筑基。制度是“清廉學校”建設的“壓艙石”。該市教體局出臺《清廉學校創建考核細則》,將清廉建設推進情況納入考核指標體系。為62所基層學校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風險清單等,進一步規范學校各類事項的權力邊界。嚴格落實“三重一大”和校務公開制度,成立校務公示廉政小組,實行“陽光辦校”。持續整治教育領域損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深入治理教育“微腐敗”和行業不正之風;
文化品牌育廉。文化是“清廉學校”建設的“營養劑”。深入推進“清廉文化”進校園、進課堂,努力營造“崇廉、尚廉、贊廉”的校園文化氛圍。大力實施“一校一品”校園清廉文化品牌建設,各校結合地域特點、本校特色,深挖廉潔因子,打造清廉品牌,如該市實驗小學的“巧手剪紙頌清廉”、山王莊小學的“黑陶廉韻”、山路平小學的“清石畫廉”等,“廉潔之花”遍開校園,廉潔意識入腦入心。
以文化人,涵養鄉村清廉之風
“遵法紀,守規矩,促發展,心要齊,重大事,民主議……”沁陽市紫陵鎮趙寨村黨員政治生活館內,朗朗上口的村規民約和接地氣的版面插畫引來村民們的連連贊嘆,該村以貼近群眾生活為藍本,通過制定接地氣的《村規民約三字經》《紅白事規定》等文明公約,真正“約”出了鄉村廉潔文明新風,而這正得益于清廉村居建設的推進。
村居是清廉建設的前沿陣地和神經末梢,該市紀委監委將清廉村居作為推進清廉建設的重要一環,持續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通過深挖本地名人身上的廉潔因子、豐富宣傳載體等多種形式,引領鄉風民風不斷向上向善。
充分發掘朱載堉、曹謹、宋學義、楊介人等歷史名人的清廉家風故事,拍攝制作宋學義紅色家風微視頻《不向組織伸手 不向組織提要求》、楊介人微視頻《一封家書信 滿紙報國情》和VR廉政展館。
在懷梆、黑陶等非遺傳承中融入“清廉”元素,創作廉潔文化微視頻《戲里戲外話清廉》《千錘百煉 方得始終》,在沁陽手機端、網絡端展播,將勤廉文化和理念通過網絡傳遞給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讓廉潔文化浸潤人心。
注重挖掘本地鄉賢、村情村史、家風家訓中的廉潔文化元素,打造清廉文化墻、廉潔文化長廊等實體景觀,把清廉元素融入村民們日日見得到、用得著的村居文化場所當中,營造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良好氛圍。
把廉潔文化融入節日習俗,將廉潔元素嵌入戲曲、歌舞表演等群眾日常文化生活中,編排展演廉政懷梆戲劇《曹謹還鄉》《和諧胡同》、廉潔兒童話劇《白鶴松下》、雅樂團廉潔曲目《古南風歌》等文藝節目,通過送戲下鄉、巡回展演等形式,將廉潔文化送到千家萬戶,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語言涵養清風正氣。
清風廉韻浸潤萬家,懷川大地正氣充盈。如今,在一個個清廉單元建設標桿的示范引領下,沁陽市各領域清廉建設蔚然成風,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向基層發展,向各領域、全社會拓展,形成清廉建設全域共建、全線共進的良好態勢,推動沁陽市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