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南陵縣:打造“四庫”為黨員教育注入新動能

2023-03-21 11:25:26 來源:安徽先鋒網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南陵縣堅持問題導向,針對不同領域、不同身份的黨員群體,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基礎上,整合全縣資源,著力打造課件庫、師資庫、基地庫、案例庫“四庫”,助力全縣黨員教育走深、走細、走實。

細化課件庫,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課件針對性強。由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牽頭,針對機關、村、社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5個領域的黨員,聚焦在職黨員、流動黨員以及離退休黨員等3個群體需求,開發形成一批標準化的教案、講義。內容覆蓋范圍廣。根據南陵縣工作實際,課件庫圍繞理想信念培訓、能力建設提升培訓、堡壘先鋒示范帶動、改造思想、改進作風等10余個課題進行構建,由授課人員結合自身授課主題和授課清單,覆蓋不同類型群體的個性化標準化課程。課件實用性高。對課件入庫嚴格審核把關,兼顧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時效性,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構圖、文字、色彩等方面的處理得當,整體風格協調統一,內容富有思考性、啟迪性,切實保證課件質量過硬。目前全縣已有課件、講義等200余個,教育培訓黨員2.3萬余人。

豐富師資庫,教育力量更加強大。隊伍管理過硬。通過組織推薦、個人自薦和專門邀請等方式,并設置一定門檻,擇優選配建立師資庫,并健全動態進出機制,將不適宜的及時調整,適宜的及時吸納,定期補充“新鮮血液”。師資類型齊全。注重從黨校優秀教師、基層黨組織書記、先進模范人物、黨務工作者、專家學者、實用技術人才、離退休干部、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基層干部等各領域選聘專兼職師資。師資素質過硬。將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對如何謀劃、部署、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有系統的思考,并對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做群眾工作等方面有實踐經驗,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綜合考慮各項條件,擇優選擇入庫。目前南陵縣師資庫共120余人。

充實基地庫,資源整合更加有效。基地活力足。在全縣現有何家灣戰斗紀念碑、新四軍小道、李家發革命烈士紀念館等20余個紅色教育基地的基礎上,分別從農村、社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領域中的縣級以上“兩應”基層黨組織活動陣地中,選樹11個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為重點主題的實踐教學基地。基地共享好。圍繞基層治理、生態文明、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和革命傳統教育、廉政教育等內容,對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文化遺址、美麗鄉村建設點、農業示范基地、首位產業園區、黨群服務中心、各類主題展館、城鄉書房等進行全面融合,高規格建設共享基地23個。基地標準高。為確保基地發揮作用,明確特色主題、教學場景、教員隊伍、管理制度等,并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管理。目前,南陵縣50余個基地使用、維護和管理制度健全,并有專項資金30余萬元用于后期保障維護。

完善案例庫,故事傳播更加有力。聚焦重點工作。南陵縣注重從皖美村支書、領航工程示范庫、“兩應”基層黨組織示范創建和“兩優一先”、省“一改兩為五做到”等表彰對象中,深入挖掘事例,總結提煉經驗,培育特色典型,講述身邊故事,形成“做先鋒、強堡壘”案例23個。服務中心大局。收集全縣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等各領域形成的可看、可學、可做的教學案例,并提出特色品牌、特色做法,適應推廣等要求,嚴格審核并納入案例,供全縣基層黨組織學習借鑒。特色亮點突出。篩選出體現南陵地域特色,展示南陵風采的人物故事,突出典型性、多維性、引領性、實踐性,吸引教育廣大黨員,激發擔當作為。目前,“南陵廁改模式”已被選為全國第四批公共服務典型案例、《我在李家發紀念館講黨課》被納入中組部遠程教育資源庫、“一改兩為五做到”黨員/支部見行動南陵縣入選4例進行展播。

責任編輯:陳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