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世界快播:安徽省防沙治沙擬啟動五大重點工程

2023-03-21 10:34:00 來源:安徽商報

《安徽省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近日公開征求意見。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我省沙化土地總面積為17.01萬公頃,主要集中在背部黃河故道及支流區域。我省或將啟動農田防護林建設工程等五大重點治理工程,到203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4.74公頃,把沙區打造成靚麗新皖北示范樣板。

蕭縣、碭山沙化土地面積最大

土地沙化導致土地生產力下降、生態環境惡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癥”,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我省是受沙化危害的省份之一,在國家防沙治沙規劃布局中屬黃淮海平原半濕潤、濕潤沙化土地類型區中的黃河故道沙地綜合治理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安徽省第六次沙化土地監測成果,安徽省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我省北部黃河故道及支流區域,沙化土地總面積為17.01萬公頃。涉及阜陽、亳州、淮北和宿州等4 個市、8個縣(市、區),具體分布在61個鄉(鎮)、8個農林場圃和1個經濟開發區,其中蕭縣、碭山縣的沙化土地面積最大,分別為5.58萬公頃、4.24 萬公頃,占總沙化土地面積的32.83%、24.92%。

2025年完成3.8萬余公頃治理

2011年以來,我省大力開展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省沙化土地由2014年的17.11萬公頃降為2019年的17.01 萬公頃,減少了968.85公頃,減少幅度為0.57%。全省沙化土地有治理措施面積為158533.51公頃,達到93.19%。

通過多年治理,我省基本遏制土地沙化的趨勢,但沙區生態系統不穩定,有逆轉風險,防沙治沙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安徽省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建立一個防、治、用相結合,集農田林網、固沙林帶、村莊片林、集鎮綠化與林業產業基地為一體的高效農田防護林體系,推動全省防沙治沙高質量發展。到2025 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38628.02 公頃,沙區林草植被持續增加,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沙化程度持續減輕,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改善,重點治理區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全面筑牢皖北生態安全屏障。

到2030 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47400公頃,其中人工固沙造林任務7038.75公頃,沙化耕地治理任務 40361.25公頃。沙區林草植被穩定增加,沙化趨勢得到根本遏制,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得到全面提升,把沙區打造成農業增收、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產業興旺、人民幸福的靚麗新皖北示范樣板。

計劃啟動五大重點治理工程

根據征求意見稿,我省將結合沙化土地分布特點和治理方式,將規劃區劃分為防沙治沙重點治理區和一般治理區,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

我省計劃啟動防沙治沙工作五大重點治理工程,即農田防護林建設工程、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工程、名優經濟林致富工程和自然保護地沙化治理示范工程。

其中農田防護林建設工程計劃在規劃沙區建設農田林網7000公頃,農田林網化率達到90%以上。森林質量提升工程計劃提高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根據我省沙區森林質量提升能力,規劃沙區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建設7000公頃。

我省碭山、蕭縣在幾十年來的防沙治沙過程中,大力發展梨樹、桃樹等經濟林果樹,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逐漸形成了以梨桃等水果為特色的經果林產業。名優經濟林致富工程計劃在黃河故道地區重點發展以梨、桃、蘋果、石榴、葡萄為特色的水果基地。實施經濟林果品質提升,延長產業鏈,增強產品競爭力。規劃沙區建設梨、桃、蘋果等經果林基地6000 公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責任編輯:王振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