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崗位責任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中最基本的一項安全制度,也是企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管理制度的核心。
2、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的企業,各級領導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切實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針、政策和國家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法規,在認真負責地組織生產的同時,積極采取措施,改善勞動條件,工傷事故和職業性疾病就會減少。
3、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具體要求:企業單位的各級領導人員在管理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責管理安全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法令和制度,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時候,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資料圖】
4、2、企業單位中的生產、技術、設計、供銷、運輸、財務等各有關專職機構,都應該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對實現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
5、3、企業單位都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勞動保護工作機構或專職人員的工作。
6、協助領導上組織推動生產中的安全工作,貫徹執行勞動保護的法令、制度;匯總和審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并且督促有關部門切實按期執行;4、企業單位各生產小組都應該設有不脫產的安全員。
7、小組安全員在生產小組長的領導和勞動保護干部的指導下,首先應當在安全生產方面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并協助小組長做好下列工作:經常對組工人進行安全生產教育;5、企業單位的職工應該自覺地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進行違章作業,并且要隨時制止他人違章作業,積極參加安全生產的各種活動,主動提出改進安全工作的意見,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工具及個人防護用品。
8、擴展資料企業安全保障體系包括安全目標和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
9、安全管理體系實際上應該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安全管理方法的總稱。
10、在不同時期,對于同一個企業要有不同的管理體系,如果,企業的技術、設備的先進性發生了改變,則管理體系也要隨之發生改變,否則,管理就要落后。
11、2、按建立安全標準化體系的要求,安全生產標準化包含安全目標、組織機構和人員、安全責任體系、安全生產投入、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隊伍建設、生產設備設施、科技創新與信息化、作業管理、隱患排查和治理、危險源辨識與風險控制、職業健康、安全文化、應急救援、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16個方面。
12、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安全生產責任制。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