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獲悉,法盛投資管理對8550名個人投資者進行了年度全球調查,其中包括3300名亞洲受訪者。調查結果顯示,盡管通脹居高不下,經濟衰退迫在眉睫,以及去年股市下跌,但亞洲投資者對本身財務狀況仍感到樂觀。2023年3月對可投資資產超過10萬美元的投資者進行的調查發現,亞洲約有三分之二(即65%,全球則有69%)的個人投資者對其財務狀況前景感到樂觀,惟有25%的投資者感到焦慮(全球則有22%)。
香港方面,超過七成的投資者(73%)持樂觀情緒,高于整體亞洲和全球水平,而新加坡則有63%的投資者對自身財務狀況感到樂觀,比例相對整體亞洲和全球水平較小。
仍期望今年回報較通脹率高7.1%
報告指出,經濟和市場經歷了從低通脹、低利率和高關聯度轉向高通脹、高利率和高分散度的巨大轉變。這些變化或會凸顯投資知識和投資組合中的重大差距,因為亞洲個人投資者仍然期望今年獲得較通脹率高7.1%的回報。
從長遠來看,亞洲個人投資者預期投資回報較通脹率高14%。香港和新加坡的投資者對投資回報的期望亦相當高,分別預計長期回報較通脹率高12%和15%。盡管亞洲和全球的回報期望仍然高企,但全球投資者的期望與顧問認為的現實之間的差距已從2021年的61%縮小至現時的42%。
法盛投資管理新加坡行政總裁Dora Seow表示,在現今復雜的市場中,以長期目標為重心重新評估投資組合才是致勝關鍵。盡管宏觀經濟不明朗和全球市場波動不穩,大多數亞洲投資者仍然對長期回報感到樂觀。亞洲投資者對更廣泛資產類別的投資機會有著強烈的需求,以尋求更高的收益率和更多元的投資組合。雖然目前的環境存在挑戰,但相信亞洲的投資環境對于放眼長線的投資者而言仍然穩健且充滿潛力。
半數看好債券多于股票 僅3%了解加息對債券影響
面對新環境的變化,亞洲半數(50%)的受訪投資者表示,2023年相比股票更看好債券的表現,更有過半數(54%)的投資者在加息后增加了對債券的投資。然而,盡管有63%的亞洲投資者表示他們了解債券在投資組合中的作用以及加息對債券的影響,但當被問及在加息環境下債券會發生什么變化時,只有3%(即3300人中有83人)的亞洲投資者能夠答對全部問題,29%答對一題,22%則表示不知道。
相比之下,僅有38%的香港投資者和45%的新加坡投資者表示相比股票更看好債券表現,與全球對債券的信心高于股票的趨勢相反。當被問及債券與加息的關系時,4%(即450人中有18人)的香港投資者回答正確,高于全球和亞洲的數字,而新加坡投資者的答對比例與全球比例相若,為2%(即450人中有8人)。
文章來源智通財經由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