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學生活的態度對大學生活采取何種態度取決于你將來想做什么樣的人,或者說,你的人生態度。
(資料圖片)
2、比如說,如果你想將來平穩、安定的做個職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那就按部就班的上課、考試,不要干什么出格的事情,就按照學校希望你的方式去做就行了,很簡單。
3、如果你將來想自己闖蕩一份事業,那就要提前準備一些東西,比如社交能力,不斷的學習的能力(指書本外的東西,比如財務知識、金融知識、管理知識等等),要有意識的多參加一些活動,最好能組織一些活動,這樣可以幫助你鍛煉你的管理能力和交往能力,這是很有用的。
4、如果你想將來做一個很獨立的人,那就從大學開始培養你的獨立能力,遇到事情最好自己做決定,可以有意識的到外地旅游、到公司里打工等等。
5、總之,在大學里,你有很多自由,如何使用這些自由,關鍵看你想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
6、所以,在進大學之前,要想想自己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是非常重要的。
7、當然,不是說一定要精確到將來的職業,但至少象獨立、自主、有魄力、有獨立思考能力、適應社會等等這種目標是可以定出來的。
8、2、關于課程最好找一些畢業了的師兄、師姐打聽一下什么課程最有用、哪個教師講得好、誰的考試最嚴格等等。
9、因為據我的經驗,并不是所有的課程設置都很合理、實用,有些課程可能已經很陳舊或者將來根本不會用到,對這樣的課,你只要了解個大概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死記硬背的非要得個“優秀”,除非你想好了將來要出國讀書(那樣的話,各門功課的成績的確很重要)。
10、先問問前人的經驗,你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在真正有用的東西上,少走彎路。
11、另外,如果是沒有什么用的課程,你也有把握能考試過關,那盡可以不去上課,去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12、3、關于打工各人有不同的看法。
13、我的看法是:應該盡可能創造一些社會實踐的機會,讓自己更多的了解社會。
14、大多數人都是一直讀書上來的,很少接觸社會,大學里有時間應該盡量接觸社會,只有接觸社會,你才能學到將來真正有用的東西,而這些是在學校里不可能學到的。
15、如果有可能,我建議打工并用打工掙的錢來養活自己,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學會獨立。
16、還有一點,打工也要選擇一下,找真正能培養自己能力的工作來做,不要總是做一些重復、機械性的工作(比如圖書管理員之類的),打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社會、增長才干,千萬別忘了。
17、4、關于戀愛不要強求,也不要壓抑自己,覺得有喜歡的可以談(也應該談,過了這個村可能就沒這個店了),實在沒有也不一定非要找,強扭的瓜不甜。
18、大學里能夠有真摯的愛情是一件多么令人神往的事啊!勇敢的去追求,不要怕!5、關于獨立我建議從大學開始一定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
19、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人總是害怕和別人不一樣。
20、但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一定要獨立,哪怕很多人的想法和自己不同,只要是經過深思熟慮、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去做。
21、當然,做一個決定前一定要多考慮考慮,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但最后要自己拿主意,要養成自己拿主意的習慣。
22、幾乎每一個大學生都會經歷一個莫名的低迷期,可能因為對未來無望的沮喪,可能因為家庭或長輩給自己的壓力,也有可能是因為個人感情或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
23、如何面對和處理這種情緒上的低迷,對自身后來的成長也非常重要。
24、職業生涯規劃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也非常重要。
25、幾乎每一個大學都會安排這樣一個講座或是課程,旨在引導大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合理地規劃。
26、這種規劃應該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及早地做出。
27、以此來給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生活定下一個目標。
28、很多學生會抱怨大學生活空洞、無聊,大多緣于不知道自己來到大學是要干什么,在畢業時要收獲什么。
29、在大學,學生學的絕不僅僅只有書本知識,很多有意義的東西其實是在書本、課堂之外。
30、我們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通過正規的渠道去獲得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通過這些實際鍛煉去成長去感悟,包括人際交往的技巧、待人接物的方式,以期學生在畢業時能盡快地轉換身份,由一個學生轉變為社會人,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適應社會生活。
31、首先要先保證學習。
32、然后最好能專門制訂一份休閑計劃,對一些較重大的節假日和休閑項目做出妥當的安排,這樣能使你的休閑和學習有條不紊地交叉進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調適。
33、當然,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能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客觀條件制訂出一個體育鍛煉計劃,務必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
34、此外大學新生要善于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盡量培養自己有多種興趣愛好,如集郵、剪貼、垂釣等,這樣可以增添你的活動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實豐富、生機勃勃。
35、若能夠擁有一項或多項自己有興趣而又擅長的愛好,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36、有些同學能寫得一手好書法,或制得出精妙的手工藝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這無疑會給他們的人生增添無窮的樂趣,也有利于建立自信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37、 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報刊。
38、以讀書為樂事,既可以排遣煩憂,愉悅性情,又可以獲取知識,增長智慧,對大學新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39、 瞧,生活中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 剛剛跨人大學門檻的新生,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
40、由父母的"重點保護"對象過渡到獨立性較強的集體生活;由老師的"重點培養"對象轉變為自主性學習;由過去見識 、交往、活動范圍較狹窄的生活環境,到置身于大學這個小社會中等等。
41、諸如此類變化,許多大學生一時難以適應,心理矛盾加劇,學習缺乏動力,人際關系緊張,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
42、那么大學生怎樣才能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早日完成由中學到大學的過渡呢?筆者認為:主要應該做到以下三個"盡快": 盡快確立新的學習生活目標 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43、"目標是激發人的積極性、產生自覺行為的動力。
44、人一旦沒有生活目標,就會意志消沉、渾渾噩噩。
45、大學新生正處于富于理想、憧憬未來的青年中期。
46、但大多數學生只把考上大學作為中學學習奮斗的目標,對大學生活缺乏長遠的打算。
47、升入大學,中學階段的目標已經實現,有的人認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氣了。
48、有的甚至把"混文憑"、"跳龍門"、"留城市"作為學習目標,滿足現狀,不思進取,使剛剛開始的大學生活缺乏驅動力。
49、因而,這些學生感到生活茫然、空虛 、枯燥、乏味。
50、大學新生中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沒有及時樹立新的學習生活目標所致。
51、因此,大學新生需要盡快熟悉大學生活,樹立新的奮斗目標。
52、 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方法 正確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徑。
53、大學生進人大學后碰到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學習方法的不適應。
54、他們習慣老師天天陪伴、督促、被動接受知識的中學學習方式,對大學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一無所知。
55、進入大學以后,面對生活需要自理、學習需要自主、大量的學習時間要求自己安排等,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56、據了解,近年來,大學一年級學生的補考人數較多,一般占總人數的20%左右,有的甚至在30%以上。
57、因而大學新生迫切需要通過向老同學取經、向老師取經等各種渠道,盡快了解大學學習特點和規律,并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經驗,迅速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和大學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
58、誰能最快地適應大學學習方法,誰就能盡快 地適應大學生活。
59、 盡快找到新的朋友 大學生剛剛離開昔日的中學好友和師長及家鄉、親人,來到新的集體中生活,面對陌生的校園、陌生的大樓、陌生的面孔,他們特別需要幫助,需要理解。
60、但是,由于許多學生缺乏獨立生活和集體生活的能力,既不善于讓別人了解自己,也不善于接近他人,缺少新的朋友,"寂寞感"和"孤獨感"油然而生,陷入煩惱和痛苦之中。
61、大學新生要擺脫這種煩惱,首先要樹立自信,大膽熱情地與他人進行交往;其次,主動參加集體活動,熱情幫助他人,擴大自己的交往范圍,從而結識新同學,結交新朋友,沖淡思鄉之情,消除孤獨之感。
62、 另外,教育工作者應掌握"中學--大學"這一轉折時期學生的心理、生理、學習、生活等特點,注重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采取多種形式對大學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幫助大學生盡快熟悉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早日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