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地市 >

孩子步入畢業年級引發家庭緊張焦慮,一線教師支招:做溫暖的“樹洞”

2023-08-30 21:42:23 來源:文匯

" 老師,我們跟孩子每天的唯一對話,就是告訴他‘晚飯做好了,出來吃飯吧’。" 新學期開始前,延安初級中學初三班主任王智超不時收到一些學生家長發來的求助咨詢短信。明明同住一個屋檐下,孩子和父母沒話說,怎么辦?


(資料圖片)

無獨有偶,上海科技大學附屬學校數學教師張余婷也有類似感受。有些高三學生的家里,氣氛很緊張。親子之間說不上幾句話,就會爭執起來,甚至出現更深的矛盾。

如何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為孩子減壓?在張余婷看來,擁有教育智慧的家長和老師,應該學會成為孩子的 " 樹洞 ",陪伴孩子一起跨過畢業季,收獲成長的喜悅。

在溫馨的場合,跟孩子平和地對話

這個新學期,王智超即將接手一個新的初三畢業班,為了全面了解班級 31 名學生的情況,暑假期間,他對每一名學生進行了家訪。

一頭是處于青春期的少年,另一頭是為孩子升學感到焦慮的家長,王智超很快發現,親子關系常會因為 " 不信任 " 或 " 過于信任 " 而出現小危機。比如在家訪過程中,有家長自信滿滿地說,孩子平時學習幾乎不需要自己操心。而當王智超翻看孩子的暑假作文時卻發現,不少內容是直接從網上 " 搬 " 下來的。

還有的家長完全不信任孩子,甚至在家安裝監控攝像頭,防止孩子 " 摸魚 "。" 發現這種情況時,我也會替孩子說幾句公道話。沒有人喜歡天天被盯著,良好的親子關系從信任開始。"

連續帶教 2 年初三畢業班,王智超在家訪時常常遇到這樣的家庭:看到老師在跟家長溝通時,孩子幾次欲言又止。學生臉上的微表情意味著什么?按照王智超的經驗,在這樣的家庭中,通常都有一位比較強勢的父親或者母親,他們在輔導孩子寫作業上不時與孩子發生激烈的矛盾。但王智超認為,和孩子說話,這種命令式口吻最要不得,相反,創造良好的對話環境十分重要。

作為一名高中骨干教師,張余婷給畢業班父母們支招:應該抓住在飯桌上或者和孩子一起散步的機會,抓住一切溫馨的場合,學會跟孩子平和地對話。對處于畢業季的孩子來說,來自父母的支持十分重要。

說出心里話,為負面情緒找到 " 出口 "

隨著開學進入倒計時,在上海市求真中學,冒出了兩個全新的閱讀空間。校長陳明宏作為閱讀空間的主理人,向初三畢業生發出邀請,歡迎大家都來坐一坐、聊一聊。" 即將升入初三,說學生一點沒壓力是不可能的。為此,學校的閱讀空間從上午 7 點到晚上 7 點一直開放,就是希望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透透氣、放松心情的地方。"

在不少學校,為了紓解初三、高三畢業年級學生的心理壓力,學校還提供了足夠大的 " 樹洞 "。在王智超帶教的班級里,有一名學生平日成績不錯,但每次考試前總是容易緊張。女孩不敢向家長傾訴,擔心父母譴責她不夠自信,于是,身為班主任的王智超,總是趕在考試來臨前和學生談心。" 我的這個‘樹洞’足夠大,不管你說多久,我都可以認真地聽。" 王智超的寬容,讓這名同學安心不已。

在王智超看來,當孩子遇到壓力時,家長和老師應該做好聆聽者的角色。當家長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無法勝任這項工作時,教師就一定要成為 " 為學生焦慮情緒兜底的人 "。

連續帶教 4 屆高三年級,曹楊二中教師張卉深知與學生保持順暢溝通的重要性。雖然高三學習任務繁重,但她總喜歡找學生 " 閑聊 ",從學業成績到未來夢想,甚至最近班級里發生的各種趣事。在張卉看來,具體聊的內容并不重要,關鍵是讓學生多說話、說出心里話,為積壓的負面情緒找到一個 " 出口 "。

作者:張鵬

編輯:顧軍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