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濟南,又被稱為“泉城”,坐落在山東中心地帶,坐落在古代四大褻瀆之“濟水”之南,其南面有泰山,北面有黃河,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城。以下是1920年代濟南的一系列老相片,讓我們跟著這些老相片,走進舊時的濟南城。這是20世紀20年代濟南城關西邊的一棟居民樓,遠遠望去,千佛山高聳入云,高聳的圍墻聳立在那里,城市內外的風景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世紀20年代的舊濟南城圩子墻,舊時的濟南有內城和外城,其中內城為明代時的土墻,現為青磚砌筑,位于今天的護城河邊。外圍的圍墻叫“塘子”,修建于清代咸豐時期。如圖所示,圩子城墻頂端狹窄,只能容二、三人并肩而行,其高程亦遠不及府城城墻。
這張照片是一九二零年代的濟南,從濟南府城東面的城墻上,從北面向南面,可以看到一些穿著長衫、穿著馬褂的人,正在寬廣的城墻上漫步。在城內,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東湖,在城外,可以看到城頭上的了望塔和城頭,更遠一點,就能看到城南那一片綿延的群山。
1920年代濟南,永綏門與圩子墻外的桿石橋相映成趣。在濟南城外的西南方,有一座雄偉的城池——永綏門。桿石橋是一條五孔式的石拱橋,坐落在濟南至長清路的主干道上,其建造時間已不可考。時至今日,桿石橋仍然是濟南婦女兒童都知道的一個地方。
這張照片是20世紀20年代濟南西門的甕城,從照片上可以看出,當時的甕城并不大,只有一面小小的墻壁,里面有許多各種各樣的商鋪,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這張照片是20世紀20年代濟南城內的一張近景照片,10多米高的墻怎么爬?這張圖片告訴他,他可以騎馬登上城頭。
這張照片顯示了20世紀20年代濟南寧靜的濼口鎮。這條大河穿過城市,一直往北流,最后匯入黃河。這條大河與黃河相交之處,也就是所謂的濼水鎮。1920年代,濼口鎮是一個人煙稀少,商貿繁榮的城市。
這張照片是20世紀20年代,由古代城墻改建而成的濟南環形公路。1920年代,對濟南古城墻進行修繕,并將其改造成了一條環形公路,從公路的寬度來看,這條公路很寬,可以讓車輛在公路上行駛。
這張照片是1920年代濟南黃河濼口擺渡的照片。“濼口”,也叫“羅口”,坐落在濟南以北,是濟南人渡黃河向北的關隘,曾經是濟南人的一個大船塢。
愉快的時間總是很短暫,今天的文章欣賞到這里就完美結束啦,能夠刷到我的內容也是一種緣分呀,因為這份緣分就請給小編點個贊吧,我相信和小編一樣喜歡老照片的人也有很多,我會繼續保持更多的原創,繼續加油的!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感謝您的支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