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振濤
12年公募老將的管理業績表現不佳。
(相關資料圖)
2022年上半年結束了,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末,公募市場有2296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是負收益,482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累計跌幅超過10%,17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累計跌幅超過20%;177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獲正收益,120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累計漲幅超過20%,8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累計漲幅超過50%。
重倉AI、計算機板塊的諾德新生活混合,以75%的漲幅取得了上半年主動權益類基金的第一名,而重倉醫藥板塊的大摩滬港深精選混合,以27%的跌幅成為了上半年表現最差的主動權益類基金。
我們觀察上半年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公募管理規模3000多億的華泰柏瑞基金竟然有3只主動權益基金排在倒數前10,上半年基金累計跌幅均超過20%。其中,華泰柏瑞成長智選混合C份額和華泰柏瑞遠見智選C份額凈值跌幅24%。
我們進一步觀察發現,華泰柏瑞基金這3只排名較差的主動權益基金竟然是同一個基金經理牛勇管理的。
資料顯示,牛勇是公募市場的老將,有12年之久的公募基金經理職業經歷,曾在華安基金擔任公募基金經理,2018年1月加入華泰柏瑞基金并于當年5月開始擔任基金經理。
在華安基金擔任基金經理期間,牛勇管理的基本是指數型基金產品,最高曾取得149%的業績回報。而來到華泰柏瑞基金后,牛勇管理的全部是主動權益類產品,管理產品6只,最高也曾取得94.36%的回報。
不過,2023年上半年以來,牛勇管理的6只基金業績不佳,全部下跌,基金凈值跌幅均超過了17%。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2023年以來,牛勇管理的6只基金中,4只基金凈值累計跌幅超過20%,其中,華泰柏瑞成長智選混C份額跌幅24.01%,成為上半年排名倒數第3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
此外,我們還觀察發現,按照基金成立以來的業績來看,牛勇管理的4只基金成立以來凈值跌幅均超過了20%,最高凈值累計跌幅超過40%。這4只基金都是牛勇來到華泰柏瑞后,發行的基金產品。
以成立以來凈值跌幅超過40%的華泰柏瑞遠見智選混合為例,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7月27日,距今成立1年又300多天,近2年時間。該基金在成立時募集資金為41.35億元,可以說是一只“爆款基金”。
然而,2021年華泰柏瑞遠見智選混合凈值下跌4.2%,2022年華泰柏瑞遠見智選混合凈值下跌18.98%,2023年上半年以來凈值下跌24%。長期以來的凈值下跌,讓持有該基金的基民虧損較大。基民用腳投票,大量贖回基金份額。
在基民贖回以及基金凈值下跌的影響下,華泰柏瑞智選混合規模大幅下降。目前基金沒有披露二季報,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基金規模僅20.79億元。基金規模與成立時募集情況相比,減少了20.56億元,規模縮水了一半。
基金凈值長期下跌,與基金經理牛勇的投資選擇有關。
觀察基金的持倉發現,牛勇管理的6只基金重倉的醫藥港股比較多。6只基金重倉的個股比如:藥明生物、康龍化成、泰格醫藥等。
(部分基金持倉截圖)
2023年以來,牛勇管理的基金重倉股中,藥明生物股價累計跌幅達37%,康龍化成(港股)股價累計跌幅55%,泰格醫藥(港股)股價累計跌幅50%等。
盡管基金持倉中部分個股年內上漲,比如陽光電源股價累計上漲4.53%,太極股份累計上漲46%。但是,與醫藥個股股價的下跌相比,相差較大。因此,受到重倉港股醫藥個股股價下跌影響,牛勇管理的基金業績大幅下跌。
2023年上半年以來,牛勇管理的6只基金業績大幅下跌,基民也紛紛吐槽。在基金社區,有基民表示,“12年老將就這成績?市場倒數10名中,自己占了3席,太不行了”,還有基民表示,“發行快2年了,虧50%,也是醉了,就算什么也不懂,自己玩都不至于虧這么慘”。
對于2023年上半年,華泰柏瑞基金12年老將牛勇業績不佳,倒數前10占3席的情況,你怎么看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