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港股石油板塊集體走高。截至發稿,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漲2.49%,中國海洋石油(00883)漲2.36%,中國石油股份(00857)漲1.29%。受原油供給與需求前景不確定性影響,近期國際油價持續小幅波動。周一油價小幅上漲,WTI原油期貨上漲0.3%,報69.37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4%,報74.18美元/桶。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納瑟爾(Amin Nasser)周一表示,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穩健需求支持下,今年余下時間全球石油市場的基本面預計將保持良好。
近期國際油價的波動時刻牽引著市場的目光。當地時間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將2022年12月27日簽署的因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原油和石油產品實行限價而制定的特別經濟措施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
另外,納瑟爾在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主辦的亞洲能源會議上表示:“總的來說,我們認為今年余下時間石油市場基本面仍然普遍良好。盡管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幾個國家存在衰退風險,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特別是中國和印度,正在推動今年的石油需求健康增長,增幅超過200萬桶/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OPEC秘書長海賽姆也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石油仍難以取代;預測到了2045年,石油將占能源結構的29%。全球對石油需求將在未來20年內增長23%,至每日1.1億桶。
信達證券指出,考慮全球原油長期資本開支不足,全球原油供給彈性將下降,而在新舊能源轉型中,原油需求仍在增長,全球或將持續多年面臨原油供需偏緊問題,2022年國際油價迎來上行拐點,中長期來看油價或將持續維持中高位,未來3-5年能源資源有望處在景氣向上的周期,繼續堅定看好本輪能源大通脹,繼續堅定看好原油等能源資源在產能周期下的歷史性配置機會。
東吳證券認為,預計2023年油價仍然高位運行。供給端來看是緊張。能源結構轉型背景下,國際石油公司依舊保持謹慎克制的生產節奏,資本開支有限,增產意愿不足;受制裁影響,俄羅斯原油增產能力不足且會一定程度下降;OPEC+供給彈性下降,減產托底油價意愿強烈,沙特控價能力增強;美國原油增產有限,長期存在生產瓶頸,且從2022年釋放戰略原油庫存轉而進入2023年補庫周期。
需求端來看是增長。今年國內經濟恢復,引領全球原油需求增長。綜合國內外來看,全球原油需求仍保持增長態勢。東吳證券認為,油價出現大幅暴跌可能性較小,油價或將持續高位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中流砥柱“三桶油”經營情況依然穩健。就一季度情況而言,布倫特原油均價為82.10美元/桶,同比下降16%,但“三桶油”的盈利能力并未隨油價一同下降,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436、201、321億元,同比分別+12.17%、-11.83%、-6.38%,環比分別+49.88%、+108.48%、-2.49%。
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指,年初至今,三大石油巨頭均跑贏市場指數和油價走勢,主要是其首季業績勝于預期、股息收益率高以及估值具吸引力,尤其是投資者尋求受惠于國企改革的股票。該行表示,仍視中國石油股份為行業首選。
光大證券認為“三桶油”業績依然具備足夠的確定性,一方面得益于多年來“增儲上產”、“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以中國石油為代表的油氣巨頭持續提升上中下游盈利能力,業績抗波動性顯著增強,持續看好“三桶油”未來業績穩定性及增長空間。
相關概念股:
中國海洋石油(00883):公司為中國最大之海上原油及天然氣生產商,也是全球最大之獨立油氣勘探及生產集團之一。
中國石油股份(00857):公司是中國油氣行業占主導地位的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是中國銷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23Q1中國石油實現歸母凈利潤436億元,同比+12.17%,環比 +49.88%。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公司是一家上中下游一體化、石油石化主業突出、擁有比較完備銷售網絡、境內外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主要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采、管道運輸、銷售,石油煉制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儲運等業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