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8日,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肝膽胰專業組舉辦“300+胰十二指腸無手術相關并發癥死亡”總結交流會。中日友好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楊志英教授介紹肝膽胰專業組工作情況。中日友好醫院周軍院長、崔勇副院長、手術麻醉科、外科重癥監護室、病理科、放射介入科、超聲介入科、消化科、輸血科等手術相關科室團隊代表患者代表、媒體代表,以及團隊醫護人員20余人參加了總結交流會。總結會由譚海東副主任醫師主持。
周軍院長在致辭中指出,中日友好醫院在臨床工作中不斷追求卓越,把醫療質量和安全放到了工作的首位。普外科肝膽胰專業組團隊在楊志英主任帶領下,長久以來勵精圖治,精研醫技,傳承規范,創新發展,在患者和社會公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期待“十四五”時期,團隊再接再厲,在腫瘤治療和大器官移植方面,帶動醫院腫瘤和大器官移植學科及其他學科持續發展進步。
隨后,楊志英介紹團隊工作情況。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普外科手術切除范圍最大、手術步驟最多最復雜的術式,實施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技術水平代表了一個醫院普外科外科技術的水平。過去十年間,中日醫院肝膽胰外科團隊完成了超過300例的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形成了中日醫院肝膽胰專業成熟的臨床規范,無一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患者發生手術相關并發癥導致死亡,整體病例圍手術期死亡率為0.65%,這一數據遠低于國內及國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相關文獻中所報道的3-5%的圍手術期死亡率。團隊將再接再厲,與其他相關科室團隊一同努力,保持高標準、嚴要求,以專業知識和實際行動踐行安全“為群眾做實事”。
楊志英分析,把手術相關死亡率降到零是所有醫生的共同目標,而針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這一復雜手術,團隊在手術室的技術和配合占到的比重約為1/3,術前準備和術后管理和開刀一樣重要,由于術式非常成熟,因此死亡率的差距就在這一前一后的管理中。圍手術期管理團隊,包括麻醉科、手術室、ICU以及強大的內科各專業團隊配合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在術前,患者須接受完善的指標評估,還有充分的調整,把各項指標調整到最完好的狀態,因此造成平均住院日較一般手術要長;術后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比如胃癱、胰瘺等等,更需要醫生多加防范。楊志英強調,每天一次查房并不適用于這些患者,若兩次查房之間相隔24小時,那么這么長時間很可能有潛在威脅被醫生所遺漏。因此,這就要求外科醫生每天兩次查房,不管下午的手術有多忙過后都要檢查——死亡率的差別往往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之上。
楊志英說,患者的術后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環。在楊志英團隊接受治療的患者術后隨訪率高達95%,五年生存率約17%,有的患者已經術后九年,可以正常生活,但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討論交流環節,兩位胰腺癌術后患者代表介紹了自己的手術經歷和術后康復體驗,對于團隊及相關科室的醫德、醫技表達了感謝。在治療過程中,普外科肝膽胰專業組團隊醫患間及時溝通,互相尊重,提升了彼此信任感,提高了患者依從性,也為手術的成功提供了充分保障。
未來,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肝膽胰專業組將繼續砥礪前行,對臨床醫療工作保持著高標準、嚴要求不放松,不斷最求超凡與卓越,將為患者服務、保證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篆刻于心中,為患者持續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