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投資者教育這個話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但是又不得不談,可以說是要警鐘長鳴。究其根源,其實還是對于人性的理解,投資往深了說是一件具有反人性的事情,人的多數經濟行為雖然說是來源于理性經濟目標,但也有很多經濟行為受到很多人性中非理性因素的影響。
隨著我國金融經濟的發展,金融產品更加多元化,產品設計也更加復雜,對投資者所具備的投資能力和風險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在投資者教育方面仍然還有不少短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投資者對金融機構資質缺乏判斷能力,容易被一些假冒機構誤導,頻頻掉入“投資陷阱”,比如很多跑路的P2P以及財富管理公司就是打著金融機構的幌子開展業務;二是投資者在選擇金融產品的時候往往存在“羊群效應”,缺乏對于市場和自身能力的基本判斷,很多投資者看別人買基金收益高就盲目進入基金市場,這是造成今年爆款基金熱銷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些投資者甚至在不關心基金投向以及交易結構的情況下跟風購買;三是金融機構開展投資者教育的能力與層次有待提升,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金融機構通過網絡直播形式進行投資者教育,觀看完之后會發現機構講師和大眾投資者之間依然有著巨大的認知與理解鴻溝,甚至感覺是有種雞同鴨講的味道。
造成這種現象的一方面是因為學習金融知識的門檻比較高,社會大眾并不容易理解大量的金融專業名詞,另一方面,投資者教育在大眾基礎教育階段屬于空白,社會中的金融投資培訓教育又是裕龍混雜的局面。
其實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教育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時間的積累與沉淀,從發達國家的成熟金融市場發展經驗來看,穩定財富觀念的形成需要經過幾代人的積淀。
好在現在開始接受財商教育并不晚,隨著財商教育行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眾多的教育機構紛紛入場,可入場券雖然容易,但退場也不難,前段時間央視財經曝光的十倍學堂暴雷的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所以只有那些持續為學員創造價值,為學員著想的財商教育機構才不會成為那個“裸泳”者。
而微淼商學院發展四年來,秉持做純粹財商教育,致力于培養理性的投資思維,構建科學的財商邏輯,掌握正確的理財方法,不賣理財產品不賣保險不薦股不代課理財,以身作則,遵守行業自律底線,在底線思維邊界思維的指引下,微淼商學院步步為營,屢創佳績。
先后與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市昌平區政府合作,微淼商學院運營主體北京微淼財商科技有限公司與天津寧河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成立了天津微淼財商科技有限公司,政企攜手,高質量引導,打造數字經濟時代下在線教育新模式,榮獲中國創新好教育產品獎、年度影響力在線教育品牌、年度影響力人物、年度公信力品牌等等,受到央視網、人民網、財經網、中國消費者報、經濟日報等眾多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
品牌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微淼商學院乘風破浪,持續樹立自身品牌,成為學員靠譜首選,而用戶只有擺脫“羊群效應”,不僅要構建屬于自己的財商思維,也要在眾多的財商教育機構中“慧眼識珠”,讓好企業好品牌成就更好的自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