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B站赴港二次上市在即多重風險連續曝露

2021-03-19 17:42:21 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3月17日, B站回港二次上市正式開啟招股,由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以及瑞銀進行保薦,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將于3月29日完成赴港二次上市。

截至3月18日下午七點,公開招股部分孖展暫錄185.6億港元,認購倍數為25.05倍,超額認購24.05倍。根據公開信息測算,B站一手入場費為19959港元(折合人民幣16693元),募資最多不超過247億港元。

不過,就在B站宣布回港二次上市當日,B站股價從113.31美元跌至111.35美元下跌1.73%。也是在當日,有媒體引用天眼查APP數據披露: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糾紛案件,將于2021年3月23日開庭受理。這一消息還很快沖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榜。

外界對于版權糾紛的關注,不如說反映了這家“資本寵兒”公司已經進入市場對其進行全面審視的階段。在快速增長的同時,越來越多潛藏的風險也漸次被曝露出來。

“非原創”困局

這并不是B站第一次因為侵害其他平臺作品版權問題而被訴訟。

此前,因B站up主上傳《我不是藥神》整部電影原聲音頻與知名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版權問題,被相關法院判定,B站需賠償優酷共計16.5萬元的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糾紛費用。

B站作為曾經的二次元社區匯聚了眾多二次元文化愛好者。但伴隨2018年上市后商業化腳步的加快,“破圈”成為B站發展大主題,越來越多熱門影視、綜藝節目的片段未經再度創作,直接就被部分B站up主上傳至B站。

知乎法律話題下的優秀答主Three詩睿曾對于B站版權訴訟問題表示:“大多數B站用戶對著作權并沒有明確的意識,與此同時平臺對內容的版權管理不甚嚴格,是造成B站如今深陷泥淖,導致大量著作權侵權訴訟的重要緣由——此誠須為B站所誡也。”

在優酷訴B站的判中,B站提出作為短視頻分享網站,由用戶上傳內容,應適用“避風港原則”,但這一主張并未獲得法院支持。當時就有有業內人士認為,該案的警示意義在于,網絡服務提供商應注意避免存在有可能被認定為“應知”的情形。

視頻形態作為B站重要的內容載體,版權問題一直是桎梏B站加快“破圈”進程的核心關鍵。在原創網生長視頻版權內容被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視頻三大主要在線視頻收入囊中的當下,B站想要實現從中視頻到長視頻領域的布局突圍,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此前,B站通過《風犬少年的天空》《說唱新世代》等自制節目試水影視綜藝領域,但節目播出后,這些內容并沒有引發較大關注。 以《說唱新世代》為例,該節目總點擊量僅為4.9億次,相比之下愛奇藝的《中國新說唱》總點擊量高達93億次。

《風犬少年的天空》作為B站年度口碑最佳的“自制劇”總播放量僅為4億次,這一數據甚至無法排入年度網劇收視率前三十。與此同時,甚至B站上以此為素材的二創內容也并不多見。

2018-2020年,B站的內容成本分別達到5.43億、10.016億、18.755億元,但是同期營銷費用在數倍以上。對比愛奇藝等綜合視頻平臺,內容成本占B站總成本僅為17%,遠低于同業例如愛奇藝占比超過50%。

顯然,B站也很清楚這一點,某種程度上較低的內容成本是并未考慮版權費用支出。短期內無法在原內容上與愛優騰一爭高下,所以用戶上傳內容依然是其社區內容消費的主體的。對于平臺up主上傳其他平臺的版權作品一直“不上心”。為此,B站也付出了沉重代價。根據天眼查顯示,2016年計截至目前,B站(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以被告身份涉及的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件共94件,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件共109件,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件382件。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體制”作為單獨一節,被寫入11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表決通過的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可以預計與之相關的知識產權爭議將更多受到重視。

高品質社區的核心是UP主與內容,而這實則是懸在B站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破圈”,是良策亦成為煩惱

赴港二次上市倒計時,對于B站來說,現在是一個關鍵節點。

B站此前發布的2020財報,Q4月活用戶高達2.02億,破圈目標算是完成了。但在持續破圈的道路上,B站付出的代價不小。

2020年一年,B站月活用戶翻了近一倍,并在2020年8月首次突破2億。與之相伴的,是高速增長后,新老用戶存在的割裂和對抗。LexBurner事件就是B站破圈過程中的一次矛盾爆發。

今年2月初,B站動畫區頭部up主LexBurner的言論與B站引進的番劇《無職轉生》引發爭議,導致UKISS、視客等品牌宣布取消與B站所有合作,B站大型活動拜年紀的合作品牌蘇菲,也在活動前一天宣布與B站取消合作。B站最后選擇禁封UP主、下架《無職轉生》番劇,以近乎斷腕的方式平復外界關注度,導致用戶吐槽與不滿持續加劇。關于對頭部UP主的管理、直播監管、番劇審核、圈層平衡等運營問題,仍是擺在B站面前待解的問題。如果不能做到用戶增長與自身組織建設間的雙向平衡,那么一切“俘獲年輕世代”的暢想只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

還能高速增長多久?

不可忽視,B站的破圈成本也是高昂的。

一方面是營銷費用的持續增加,可謂是砸錢換破圈。2020年Q4投入10.21億元,2020年全年投入35億,同比增長高達191%。根據財報數據,用季度營銷費用除以新增用戶,B站的獲客成本也正在明顯上升,從2020年Q1的143.7元增長至Q4的212.7元,增加48%。另一方面,過去一年B站因涉黃涉非而遭到的投訴達到了1700次,這也超過了此前兩年的總和。

但是總體用戶增長的同時,核心用戶粘性的增長開始放緩,盡管B站公布2020年Q4日活用戶達到5400萬,但是這一數字與Q3公布的5330萬相比增長幾乎忽略不計,與Q1、Q2相比則更著較大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為B站用戶規模不斷“破圈”期望買單的資本可能也看到增長的“瓶頸”。

前有版權困境,后有社區氛圍維系難點,二次上市繼續為破圈籌集資金的 B站急需證明自己能好好搭建自身版權內容護城河、整合社區氛圍價值觀、平衡平臺營收方式之間的制衡關系

自3月17日晚B站公布了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計劃后,美股股價持續下滑,截止發稿每股報價108.82美元,對比3月16日下跌3.96%。

這或許可以看做,資本已經對B站赴港二次上市從樂觀支持向客觀冷靜對待轉變的訊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