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白內障疾病是一種橫行于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第一致盲眼病,白內障患者總有一種"身處霧境,世間皆白"之感。大大影響了自身的生活質量。
那白內障究竟是怎樣一種疾病呢?小編帶著疑惑找到了北京復興博愛眼科常務副院長朱剛主任,朱主任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白內障可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最常見的是后天性白內障。
白內障晶狀體渾濁導致的視覺障礙性疾病,晶狀體是人眼球中重要的光學部件,正常情況下是透明的,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晶體蛋白變性而發生渾濁,致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所以 ,在白內障患者的眼里世界總是"如煙似霧,山河隱現"。其色彩對比敏感度也會下降。如果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和學習,可以通過手術解決,還患者滿眼"山色"。
日常防護不可少,輻射也會造成白內障。
白內障疾病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隨著人們年齡增長白內障的發生率也水漲船高。根據國家官方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有500萬左右白內障患者,每年穩定新增認識40萬左右,而80歲以上的老年人白內障發病率接近90%,60歲至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
白內障預防是關鍵,大多數老年人由于年紀比較大,身體各器官開始出現衰弱,戶外活動應選擇佩戴太陽鏡,避免強光照射,加快晶狀體老化,從而誘發白內障。隨著科技發展,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都會加劇晶狀體老化,另外,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可以加重白內障的進展,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及時就醫,調整血糖達到正常水平。"
除此之外,朱主任還強調,如果平常眼睛出現了不舒服,看不清東、看東西變形等都應該到眼科做一個全面檢查。不僅是白內障,其他的一些眼病,例如青光眼、角膜發炎、黃斑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出血、黃斑水腫等,都可以導致視功能下降,應該引起注意。
人工晶體種類繁多,應該如何選擇?
據介紹,現在白內障手術已經進入到了屈光時代,患者不僅希望通過手術達到復明的效果,還希望自己的眼睛能夠更清晰。目前治療白內障的主流手術是超聲乳化術,無論患者有近視、遠視,還是散光,都可以通過植入不同的人工晶體適當地進行矯正。
人工晶體的種類比較多,有單焦點、多焦點等之分。單焦點人工晶體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人工晶體,但沒有調焦的功能,術后只能通過眼鏡來彌補視覺上的不足。 "人們日常用眼多數是看近距離的事物,例如用手機、寫字、吃飯等。因此面對既有老花又有近視,而且已經習慣了戴近視鏡的患者,我們常常會在手術的時候為其保留一定的近視度數,可以讓他們看近距離的事物時不用戴老花鏡,看遠處事物時戴低度數的近視鏡便可。"
與單焦點人工晶體不同,多焦點人工晶體可以提供由遠到近的焦點范圍,不過多焦點晶體不是人人都適用。安裝多焦點晶體不僅費用比較高,而且需要各方面檢查都符合條件才行,眼睛有病變,例如青光眼,就不適合做這類手術。
談及白內障手術之后的注意事項,朱主任建議:第一,術后一周內盡可能避免劇烈運動、低頭、提重物等;第二,一個月之內眼睛不要接觸生水,避免炎癥感染。第三,飲食上不吃辛辣食物,以蔬菜、水果等清淡飲食為主;第四,注意用眼衛生,點眼藥水之前要將手洗干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