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滾動 >

讓石庫門回歸居住屬性 虹口弘安里探索上海城市更新又一實踐案例

2023-08-28 14:17:14 來源:新民晚報

城市的有序生長,離不開城市更新。而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上海始終直走在全國的前列。8月26日,上海虹口弘安里項目邀請相關專家,在實景示范區舉行了一場圓桌論壇活動,共同探討“上海城市更新的探索與實踐”。

石庫門頭、紅墻青磚、窗臺窗框,實景示范區呈現出濃厚的海派建筑風格……“城市更新,作為全球卓越城市永恒的城市命題,如何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如何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尊重、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如何才能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這些都是弘安里項目在開發過程中的時代課題。”正如招商蛇口上海公司副總經理趙清宇所言。


(資料圖片)

海派歷史與現代人居融合作為上海市第二批歷史風貌保護街坊,弘安里按照上海城市更新發展方案的指引,在遵循“留改拆并舉、以保留保護為主”原則的前提下,加強保護傳承的同時,重視舊里的活化利用,將歷史風貌保護與城市發展、現代人居需求有機結合,探索歷史文化風貌保護的新路徑。弘安里團隊與設計單位團隊深入了解虹口17街坊的地脈、歷史、文化的過程,中途數易其稿,也征詢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

建筑設計上,弘安里還原了石庫門里弄肌理,維持了3條主弄及數條支弄的布局,溯源舊址建筑風貌,運用近10種立面工藝技法,再現Artdeco、早期石庫門、后期石庫門、新式里弄、沿街中式5大建筑立面風格,呈現組團建筑風貌的豐富性。

在景觀打造上,基于地塊的文脈積淀,充分從海派洋房的歷史記憶入手,結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打造雅集六境、風華四藝、畫境八園等多個主題景觀,營造“城市煙火與自由天地并棲,里弄記憶與高端生活共享”的生活氛圍。兼顧地區發展和風貌保護

上海城市更新已經進入嶄新的階段,處理好保護與更新之間的關系,兼顧地區發展和風貌保護尤為重要。根據上海最新發布的城市更新行動方案,明確要堅持傳承和彰顯海派文化。

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鄒勛在圓桌會談上說出自己對歷史建筑保護上的看法:“歷史建筑風貌保護的難點在于,如何來界定保護和更新之間的邊界?即堅守歷史建筑保護的底線。在這一點上,17街坊里弄住區就做到了在不同比例的建筑中,抓到最重要的保護內容。”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同濟大學國家現代化研究院城市更新中心主任徐磊青則表示:“城市更新的過程,不僅要從商業角度審視,更應可持續地推進。弘安里石庫門建筑群落結合時代需求,在為人居本質服務的同時,傳承海派文化,提升環境風貌,是一種當代人居住宅模式的城市更新新實踐。”

“目前,上海城市更新最主要的原則是要堅守‘公共價值’,要以公共利益為導向。歷史建筑的保護既要強調保護和利用,更要強調單體建筑保護和風貌區的保護,方方面面都要兼顧。在這個新的探索模式下,弘安里為城市做出了一個較好的示范樣本。”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嚴榮強調。新民晚報記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