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滾動 >

全球看點:亳州市上線防溺水“神器” 筑牢水域安全防護網

2023-06-23 04:43:27 來源:亳州市教育局

自動報警、隔空喊話……連日來,亳州市各縣區新增多個防溺水高清視頻監控點位,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對危險水域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監測,有效預防溺水事故發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暑期臨近,氣溫日趨升高,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進入易發高發期。自4月份以來,亳州市積極探索和創新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新模式,在全市開展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建設試點工作,實現重點水域監管由單純的人防向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的方式轉變,筑牢水域安全防護網,堅決守好防溺水安全底線。

重點水域裝上了防溺水“神器”

“危險水域!請快速離開!”6月19日,在譙城區趙橋鄉雙樓村一處水塘邊,該村防溺水包保干部李子龍正在檢查防溺水高清視頻監控運行情況。他剛走到水塘邊,監控就自動接連發出警告,直到他離開危險區域。

聽到警告的護塘員李運全一路小跑,從家里趕了過來。“這個預警系統好,很智能,‘喊話’的聲音還大,不僅能提醒孩子遠離危險,我也能及時趕來勸告孩子離開。”李運全說。

譙城區趙橋鄉黨委宣傳委員孫麗敏介紹,該鄉通過摸排,在轄區129處危險水域處配備警示牌、救生救援設備,在25處高風險水域安裝了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進行24小時監控。只要有人靠近危險水域,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就能通過后臺進行分析,聯動云播發出警告,抓拍現場圖片,同時通過手機信息發送給護塘員和包保干部,確保緊急情況能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有了這個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即便不在現場,也能通過電腦或者手機遠程查看水域情況。”譙城區趙橋學區中心學校校長段勇打開手機,現場演示,從微信小程序“安徽視聯網你的掌上視頻監控平臺”進入數字鄉村,選擇趙橋鄉就可以看到安裝了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的水域的實時情況,還可以調取7天內監控視頻進行查看,方便隨時隨地了解水域情況。

亳州市教育局安全和法規科負責人孟蝶介紹,近階段,亳州市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在安全監管中的作用,積極探索視頻數據在涉水區域安全監管中的應用,全市各地采用高、低點結合部署方式,建立“高清視頻監控+智能識別算法+音柱提醒+遠程喊話”一體化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實現了重點水域監管由單純的人防向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的方式轉變。

截至目前,蒙城縣共建設141個智慧監管監控點位;利辛縣已安裝19個防溺水監控;亳州高新區已安裝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監控點199個;譙城區防溺水高清監控系統目前已安裝231個,且均能正常使用,預警效果較好。

先試先行后在全市大力推廣

亳州市最早是在蒙城縣開展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試點工作,然后陸續開展。4月7日,亳州市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發《關于開展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 》,按照“人技結合、先試先行、積累經驗、穩步推進”原則,借鑒外地科技防溺水做法,因地制宜在蒙城縣各類水域,特別是重點危險水域、水域面積大的區域安裝防溺水高清監控攝像設備。

防溺水監控點位選擇是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點位選擇直接決定使用效果。為確保點位選擇更加精準,蒙城縣多次召開相關部門會議研討點位標準,確定遠離村莊、岸陡、水清的水域為高危風險水域,優先安裝設備。該縣防溺辦牽頭聯合縣數據局、技術公司會同鄉鎮對部分水域逐一實地勘測,給出風險等級建議和評定標準,為各鄉鎮選擇安裝點位提供參考,確保優先將有限資源全部用于高風險水域,做到應安盡安。

“點位的環境不同,安裝模式也會不一樣,試點鄉鎮根據點位選擇標準,摸排出需要安裝監控的水域,我們聯合施工單位進行復核,根據環境給出合理的安裝模式。”蒙城縣防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靠近村莊的水域點位,優先采取“有電有網”的安裝模式,對于網電不通的點位,需另設太陽能電池板和數據流量卡。

在推動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試點建設過程中,亳州市始終堅持效果第一,以“能否真正發揮預防作用”為標準指導施工建設。根據基層網格員普遍存在年齡較大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實際情況,向施工方提出新增撥打電話的語言提醒功能;為充分發揮鎮級監控平臺預警功能,向施工方提出新增顯示屏自動告警彈窗和語音警報提醒功能,確保鄉鎮值班室能第一時間發現險情。

試點取得明顯成效后,在全市大力推廣。現在投入使用的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具備提供智能巡防、自動告警、語音播報、遠程喊話等功能,通過視頻數據分析和比對,能快速準確地發現人員近水活動、游泳等異常行為,40秒內進行智能識別預警和廣播提醒。水域包保責任人可以通過手機端,實時遠程巡查,并自動接收風險預警信息和抓拍的風險隱患場景,通過語音提醒、現場勸離等措施第一時間消除青少年兒童溺水隱患。

“人防”+“技防”筑牢防溺水屏障

防溺水工作事關中小學生生命安全,事關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亳州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除了技防,還不斷加強人防、物防。

在趙橋鄉雙樓村,多個水域附近都設置了警示標志牌,上面印有“臨水區域 請勿靠近 水深危險 禁止游泳”16個大字,下面印有看護人、救援人、包保人姓名和聯系電話,配備有救生圈、繩子、竹竿等救生設備,同時提醒村民“如有青少年兒童在此戲水,敬請勸離”。

“我們村共摸排出11處水域,每個水域都有警示標志牌和救生設備。”李子龍告訴記者,雙樓村共有24個自然村,12名村干部對防溺水工作進行包保,實行網格化管理,每處水域都安排專門的護塘員看管。他們每天不定時在水域附近來回巡查,發現有在水邊玩耍、逗留、嬉戲的孩子,立即對其進行宣傳教育并及時勸離,發現險情第一時間施救。

護塘員、包保干部、救援人員……亳州市專門組建了水域看管隊伍,其中村級救援隊1491支,救援人員11363人,巡邏隊1685支,巡邏人員11288人,護塘人員13319人,對重點水域死看硬守。還組建了1982人的全市教育系統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聯絡員隊伍,負責全市1284個行政村(社區)的防溺水宣傳教育、家校對接、信息報送等工作。

亳州市嚴格落實黨委、政府防溺水工作總負責制,建立市領導包縣區和市直學校、縣區領導包鄉鎮和學校、鄉鎮領導包村和學校、村干部包組到校到人四級包保制度,市級領導定期帶隊赴包保點開展督導檢查。落實鎮村、學校包保責任,在“雙層責任包保”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壓實鎮村“護塘員”等看護人員對水域的看護責任,實行留守兒童等重點群體包戶到人,形成“重點水域三層包保+重點人群包戶到人”責任體系。

同時,亳州市加強水域管控,全市摸排水域19784處,重點水域9287處,建立水域安全隱患排查臺賬,強化隱患排查治理。重點水域配備簡易救生設備19541套,噴涂黃色警戒線1923處,設置防護欄3252處。

“我們還通過主題班會、校園廣播、致家長的一封信、走訪留守兒童等方式,不斷加強防溺水宣傳教育,增強青少年兒童的安全意識。”段勇告訴記者,該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溺水宣講活動,重點走訪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重點人群,努力構建家校社協同聯動機制,共同守護青少年兒童的生命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2257所學校都已認真落實“十個一”和“1530 ”防溺水宣傳教育和警示提醒,已開展預防溺水專業知識家庭教育公開課2000余場次,發送防溺水《致全市家長的一封信》110余萬份,實現班級、監護人全覆蓋。全市主要交通路口、各類水域、人群密集場所等懸掛防溺水宣傳標語17028幅,設立宣傳板報(墻報)7896塊,設置防溺水警示牌23394塊;在高溫天氣以及暑期、節假日、周末、午休、放學后等溺水高發時段,廣播電視滾動播出防溺水公益廣告和滾動字幕,農村應急廣播或流動廣播循環播報警示提醒。制作防溺水警示教育片,強化警示警醒,策劃拍攝《防溺水歌舞操》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讓防溺水宣傳教育入腦更入心多措并舉,打好防溺水主動仗。

孟蝶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督促各縣區加快推進重點水域防溺水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加強對涉水危險區域的巡查和勸導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做好源頭管控,堅決守好防溺水安全底線。”(張珍 特約通訊員:張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