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頭條 >

AI龍頭第四范式完成港交所聆訊,最快10月上市,估值超210億元|IPO速遞

2023-09-08 21:33:34 來源:鈦媒體APP

第四范式北京清河總部(來源:鈦媒體App編輯拍攝)

在經過四次遞表申請后,中國AI平臺公司第四范式今天終于獲得了香港證券交易所的IPO上市審批。


(資料圖片)

鈦媒體App獲悉,9月7日晚,港交所披露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第四范式”)聆訊后資料集。

此前7月5日,中國證監會已批準第四范式港股IPO相關程序性工作,完成境外發行上市的備案程序。

因此這意味著,歷經755天的審批,第四范式即將在港交所IPO上市。

鈦媒體App了解到,按照上市流程,公司將進入公開路演、招股等過程,預計最快一個月內發行上市。

依據同行企業在港交所上市流程時間推斷,今年10月左右第四范式將在港交所掛牌,或成為“決策類AI軟件第一股”,也是繼商湯之后第二家成功在港 IPO 的 AI 軟件領域獨角獸公司,公開估值達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9.88億元)。

據悉,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主要為企業端服務,聚焦于決策類、生成類 AI 領域,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 AI 解決方案,使企業實現 AI 快速規模化轉型落地,發掘數據隱含規律并全面提升企業的決策能力。

據灼識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決策類 AI 市場規模達532億元,預估2023年達724億元,并預計2027年將達2104億元。第四范式稱,以2022年收入計,其在中國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市場(人工智能市場中的一個細分領域)占據最大市場份額。

目前,第四范式軟件服務方案已應用于金融、零售、制造、能源電力、電信及醫療等行業。

2022年,能源與電力行業收入占總營收比重的20.3%,金融領域占16.9%,另外,同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及上市公司這類標桿客戶共計達49名。

截至目前,第四范式仍未盈利。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四范式分別實現營收9.42億元人民幣、20.18億元、30.83億元同比增速為105.0%、114.2%、52.7%;同期虧損凈額分別為7.50億元、18.02億元以及16.53億元。去年經調整虧損凈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達5.04億元。

最新的2023年第一季度,第四范式實現營收6.44億元,同比增長33.6%,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用戶群擴大和用戶支出增加,同期虧損凈額達3.04億元,比2022年一季度虧損擴大11%左右。

其中,公司營收結構分為先知平臺及產品和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兩部分。但是,第四范式的先知平臺及產品收入占比持續下降,從2020年的65.7%,下降至2021年的50.3%,并于2022年進一步下降至48.4%,公司稱原因是其于2021年及2022年的用戶群擴大使得對定制化 AI 應用的需求增加有關,推動其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占比有所增加。

隨著ChatGPT風靡全球,第四范式隨即公布其在生成式AI 領域的技術突破。今年3月,第四范式推出專為業務場景設計的企業級生成式 AI 產品SageGPT(式說大模型),具有多模態互動能力及企業級 AI 工具特性,能夠處理視頻、圖像、語音、文本等形式的查詢及任務,偏向于To B領域,主要是解決垂直行業生產力問題。

招股書中稱,與先知平臺及產品類似,SageGPT通過兩種方式銷售:一是在終端用戶的服務器上本地部署的軟件使用許可,二是銷售預裝了SageGPT軟件的服務器及其他相關硬件交付。

目前,SageGPT并未與其提供的其他產品或服務捆綁銷售。但截至目前,SageGPT仍處于商業化的早期階段,第四范式未透露收入規模。

第四范式曾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 AI 技術將不會是由通用 AI 模型主導,而是可能更加多樣化,通用 AI 模型(如LLM)和專門的 AI 系統(如決策類人工智能模型)會就不同目的共存,兩者價值定位亦有所不同,使其在實況應用中更具互補性而非互相競爭。

技術研發方面,2020年、2021年、2022年研發支出分別為5.66億元、12.5億元和16.5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60%、61.9%及53.5%。第四范式在招股書中稱,其需要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源(包括財務資源)以引領技術進步,從而使解決方案保持市場創新力及競爭力。因此公司預計研發費用將持續增加。

另外,第四范式還在最新招股書中談及美國實體清單帶來的影響、以及股東的非上市股份退出的具體細節。

美國出口管制:第四范式稱,公司面臨與國際貿易政策、地緣政治及貿易保護措施有關的風險,而其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自今年3月2日起,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BIS)將若干實體列入實體清單,限制其購買或以其他方式獲取若干商品、軟件及技術的能力。出于謹慎考慮,除非或直至其收到BIS的進一步澄清,否則公司將假設位于實體清單中所提供地址的所有實體均受實體清單限制之規限,以遵守相關限制。 非上市股份全流通轉H股:今年6月14日,第四范式提交非上市股份“全流通”申請,并已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要求提交申請報告、申請H股“全流通”的非上市股份的股東授權等文件,經過公司股東大會議決,待中國證監會批準后,紅杉風投(HongShan Venture)、國新啟迪、樸瑞天津、北京創新、中移股權基金、創新工場基金三期(Sinovation Fund III)、睿匯海納、中互金一號、Value Global、上海賽新商務咨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杭州范同、湖北渤恒、廣州越秀新興產業二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GS Asia II、珠海眾譽投資企業(有限合伙)、光控眾盈、方源創盈、海通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嘉興宸玥、深圳潤信新觀象戰略新興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思科中國、Stonebridge 2020、Growing Fame、廣州越秀諾成八號實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中信建投投資、寧波匯原、東控錦龍及LF Beta持有的115,246,250股非上市股份將按照1:1的基準轉換為H股。

事實上,此次第四范式完成聆訊,并獲證監會批準,是中國證監會發布今年3月31日起生效的境外上市規則之后,少數獲準的企業之一。同時,這也將推動更多 AI 公司赴港上市,目前云知聲、出門問問等多家 AI 公司正排隊等待聆訊、上市獲批等。

文件顯示,此次第四范式IPO所募集的資金,將用于強化基礎研究、提升技術能力以及發展解決方案。

具體計劃包括,在接下來的5年內,招聘超過600名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增聘約300名的銷售與營銷人員;購買約3000至5000臺高性能計算服務器,并有選擇性地采購可以提高研發效率的管理軟件工具;未來3-4年中,在中國一線城市建立三個以上的新研發中心;接下來的3年中用于戰略性的投資與收購,旨在執行公司的長期增長策略,并將其方案推廣到更多所覆蓋的垂直行業等。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