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收藏 > 郵票收藏 >

焦點速看:湖南自貿試驗區首批22項制度創新成果將在全省復制推廣

2023-06-21 17:42:30 來源:湖南日報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復制推廣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改革試點經驗和改革創新典型案例的通知》,明確在全省復制推廣湖南自貿試驗區首批22項改革試點經驗和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其中改革試點經驗8項,改革創新典型案例14項,進一步發揮湖南自貿試驗區對全省開放發展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改革試點經驗

● 主要針對湖南自貿試驗區在制度層面開展的改革試點并形成的創新成果,在全省或有條件的區域進行復制推廣。


(資料圖)

● 主要涉及貿易便利化、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金融開放創新、政府職能轉變等四個方面。

● 包括“進口轉關貨物內河運費不計入完稅價格審價新機制”“保稅維修業務備案和監管便利化舉措”“綜保區內非保稅包裝材料循環利用監管模式”“知識產權數字化‘前置保護’新模式”“保稅貨物轉賣外匯收支結算便利化舉措”“‘觸發式’市場監管新模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三證合一’”“行業綜合許可登記改革”。

改革創新典型案例

● 主要針對湖南自貿試驗區結合部門和地方實際,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系統集成式創新做法,供各地各部門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過程中參考借鑒。

● 主要圍繞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產業創新發展、人才集聚、中非經貿深度合作、深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政府職能轉變等7個方面。

● 包括“打造國際郵件、國際快件和跨境電商業務集約監管新模式”“探索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新路徑”“構建應對東盟技術性貿易措施綜合服務體系”“定制涉稅服務助力新設企業快速‘安家’”“打造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市場化推進模式、創新打造標準化產業集聚區”“創新外國人來湘工作管理服務‘一口受理,并聯審批’模式”“構建跨境電商人才培訓評價體系”“建立中非經貿合作“政研商”協同推進機制”“打造湖南-馬達加斯加糧食全產業鏈合作新模式”“探索建設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聚焦四項服務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推進“一碼集成”規范涉企檢查”“辦理建筑許可極簡審批模式”。

此次復制推廣的經驗案例在全國、全省都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切實提升了基層、企業和老百姓的獲得感。其中↓↓

●探索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新路徑,通過成立湖南省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行業聯盟,發布《出口工程機械二手設備評估通則》等8項團體標準,在全國率先建立工程機械二手設備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安全評估標準,填補了制度空白;

● 進口轉關貨物內河運費不計入完稅價格審價新機制,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科學測算,有效合理區分國際、國內段運費,破解了從貨物完稅價格中扣除進口轉關貨物的內河運費的難題,進一步降低企業進口成本;

● 定制涉稅服務助力新設企業快速“安家”,在全國率先將自貿試驗區內新辦生產企業比照納稅信用最高級別A級納稅人進行管理,新設企業最快可在10分鐘內辦結開辦涉稅業務,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最高開票限額審批的時限由原來的1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

● 構建跨境電商人才評價體系,建立全國首個跨境電商專業人才評價規范,有效彌補專業人才培訓無課程標準、等級評價無衡量標準的空白,讓專業人才培訓與評價走上規范化、標準化的道路,解決跨境電商行業發展中的人才短缺等問題;

● 構建企業對接東盟標準認證服務體系,推動自貿試驗區內檢測認證機構成為全國首個與馬來西亞國家標準局(SIRIM)達成戰略合作的民營企業,國內企業可直接通過該機構頒發馬來西亞SIRIM準入證書,并獲得東盟市場許可,國內產品出口至馬來西亞的認證認證時間由90天縮短至15天,出口至東盟認證成功率由60%上升到95%。

深入開展復制推廣工作是不斷釋放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紅利,加快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重要舉措。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復制推廣工作,深入學習研究各項經驗案例,統籌各類資源和力量,形成復制推廣工作合力,確保復制推廣工作有序實施并取得實效。各地各部門要在做好復制推廣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借鑒自貿試驗區經驗做法,結合實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創新。

(省自貿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