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網友表示,針對于現在網上出現:7月1日,電動車新規正式實施,網上針對新規表達不滿的情緒,仔細看了相關條款,發現新規內容和傳言偏差很大。
【資料圖】
這可以說明,這位網友是真正關心電動車政策,可以通過自己查詢,來了解真實的政策內容。對于偏差,網友也舉幾個例子。
比如不準上路,他認為根本是以偏概全,不準上路的車型,是指不合規的車型,并不是所有電動車,都不能上路,而針對于不合規的車型,也有緩沖期的存在,在此期間,此類車已經禁止生產、銷售了。
比如針對于可能被查扣,針對的也是報廢期、改裝、未上牌的電動車,當然,他也指出了,關于載人要求這一條,確實有,確實讓人接受。
網友表達的內容涉及多個,我們就不一一列舉,最后,網友得出一個結論:為什么輿論和法規如此不統一,值得思考,是有人故意帶節奏,還是擔心具體實施會變味?希望有政策出臺,一定要多加強宣傳,避免被誤導和曲解。
為什么我的標題說,終于有人說實話了,因為這位網友所表達的,既是現狀的事實情況,也是小行家所想的,下面,再聊聊小行家對于最近事關電動車較為異常的狀況分析。
1、7月1日,電動車新規就是曲解
許多人吐槽的關于電動車載人、嚴查無牌、未戴頭盔電動車,我承認,有的地方在7月1日起會嚴查,但搞清楚一點,這絕不是新規,比如電動車載人只能載12周歲,這是新國標出臺之后,就得到明確的,2019年就有的規定,到了2023年7月1日,怎么能說是新規呢。
其次,我們要認清一種情況,電動車的管理,各地都有區別,即便是某一個地方有電動車規定,也不能以偏概全,我國這么多城市,每個地方規定有所偏差,是非常正常的,不能因為一個地方的規定,就放大至全國范圍,搞得人心惶惶。
2、有人故意帶節奏
這一點是我特別氣的,有的時候看到一些人發表的錯誤內容,卻不知道如何做起,而這些錯誤的內容,又被更多的人看到,節奏就這樣被帶偏了,比如這一篇,擁有1700多點贊的內容,內容直指:電動車定義為非機動車為啥還要駕照?
看到后真的很無奈,任何地方,也沒有要求過屬于非機動車的電動車要駕照,根據道交法的規定,只有機動車上路才要駕照,而各地要求要駕照的電動車,都屬于電動輕便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這類車輛,根本不屬于非機動車,但這一篇內容,就把節奏帶到了:屬于非機動車的電動車,現在要駕照了。
總結:
電動車規范管理,確實是現在的現狀,但規范管理的初衷,是讓大家出行更安全,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少數地方,采取了比較偏激,讓人不理解的管理,但大家千萬不要以偏概全,過分放大這極少數的規定。
另外,小行家也有一些期許,我希望以后大家發表看法和觀點,一定要自己先查一下真實情況,不要覺得罵了有更多閱讀量,就出來博眼球,亂帶節奏。
而對于平臺,希望可以加強管理,對于一些完全是虛假,毫無根據的內容,不要放大擴散,讓更多人被誤導了,對此,您怎么看?歡迎大家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