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撰文|杜鵑 十點人物志原創 這是幾段關于友誼的故事,它的時間跨度是二十年。
在互聯網故事中,我們見證過太多關于愛情的跌宕、親情的深沉,而關于友情的探討,往往被忽視。
只是講究細水長流的友情,似乎很難產生多么宏大敘事,但它更適合用時間去衡量,這種因為持續陪伴而形成的穩固關系,更顯得彌足珍貴。
時隔多年,當張淼再次翻出那張即便在箱底壓了20年,卻依然嶄新的光盤,回憶如開了閘的水一般涌入腦海,好似比最先進VR設備呈現的畫面還要清晰。
記憶翻騰,近20年前,他離開老家貴州到北京打拼,懷揣一腔熱血,想要闖出一番天地。但面對北京遍地聳立的高樓,讓他感到激動的同時,更讓他感到自己的渺小。
孤獨無助時,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網友與他相知相伴。陌生人的關心種下了友誼的種子,一晃20年,當初的感動在他心中始終存留。
懵懂少年時
年輕時的張淼不是個安于現狀的人。
1998年大學畢業后,計算機專業的他在老家找了份銀行工作。能夠進銀行上班,別人都高興的不得了,唯獨張淼覺得枯燥,干了三個月就辭職了。后來,他又找到了當地一家媒體的工作,雖然一身編程的本事沒派上用場,但他因此進入視頻行業,學習了攝影攝像、視頻剪輯、節目制作,他覺得工作既有趣又漲見識,就留了下來。
1999年,互聯網還沒有普及。由于業務上的需要,張淼的工作單位架設了一條可以訪問互聯網的線路,也是在這個條件下,張淼開啟了關于互聯網的啟蒙。閑暇時,他和同事喜歡輪番用電腦在網上沖浪,在論壇里跟網友們聊技術。
張淼
(相關資料圖)
那是個還需要刻錄光盤存儲資料的年代,當地電腦城賣的光盤,質量又差價格又貴,這事兒張淼沒少跟論壇里的網友吐槽。某天,有個網友向他推薦了中華光驅網論壇里一位叫老劉的賣家,說他們家的光盤不僅質量好,價格卻不到本地商家報價的一半,唯一的缺點是需要“網購”。
那時買東西不似現在網購那么方便,買家必須先去銀行給賣家的賬戶匯款,賣家收到錢之后,再通過郵局發貨。張淼將信將疑地試著匯了一筆錢,一周之后,他終于收到了光盤。也是這次還算順暢的購物體驗,老劉給張淼留下了可信任的印象,就有了后來更多的網購,他們也成了無話不聊的網友。2003年的6月,老劉開辦了自己的網站論壇jdlaser.com,張淼便在第一時間跑去注冊進行支持。
張淼當年在jdlaser上購買的光盤至今仍完好如初
轉眼到了200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北京的朋友邀請張淼去參加一個講座,并問他愿不愿意來北京一起創業。年輕氣盛的張淼早就想著出去闖一闖,于是他決定動身,揣著一腔熱血來到了北京,成了一名北漂。
除了工作之外,張淼到北京之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跟網聊了好久的網友老劉“面基”。在蘇州街一個不大不小的辦公室,他見到了老劉,而這位老劉就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
正當張淼跟網友老劉相見的時候,身在西安的女孩汪虹也正因為學校附近的商鋪光盤賣得太貴而發愁。
來自重慶一個農民之家,汪虹的人生前半場多少帶點勵志色彩。憑著學習改變命運的意志,她從老家考到了西安一所大學。而生活一向拮據的汪虹在進入大學后,卻很果斷地和寢室三個室友湊錢組裝了一部臺式電腦。她說這是她大學4年里買得最貴的東西,花了近800多塊,為的是能讓自己通過互聯網看看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汪虹平時喜歡聽歌,猶愛許巍,但市面上一張光盤就要20、30塊錢,而那時,她父母一天的收入只有十幾塊。
她想著,買不起,那就自己刻。于是,在2004年的元旦,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后,留在學校獨自一人的汪虹,用那臺斥巨資買來的電腦,百無聊賴地在網上搜索著,哪里能買到既便宜又質量好的光盤。而映入她眼簾的,就是當時搭建還十分簡陋的jdlaser網站。
早年的京東網站裝飾還十分簡陋
一桶三菱光盤,一個耳機,總共價值190元,那是汪虹的第一次網購。雖然要先給網站支付貨款,但當時她沒有任何猶豫就把錢打過去了?,F在回過頭來看,汪虹說自己當時可是夠單純的。
好在那是老劉的店,雖然她并不知道老劉是誰。總之,前后等了近一周,汪虹如期在學校收到了自己的光盤。她驚訝于平均才幾塊錢一張的光盤,竟有如此好的質量,光盤的背部還清晰地印上了鐳射標識,這在當時是特別酷的事情。
因為這次購物體驗太好了,汪虹成了京東的忠實用戶,只要有同學說想買光盤,她都會大力推薦。
就這樣,在2004年前后,張淼和汪虹這兩位,一位從貴州奔赴北京,一位遠在西安,或是剛剛步入社會,或是還在上大學,懷揣著各自理想的年輕人,遇見了同樣在發展初期,一切尚在萌芽中的京東。那時誰都不會想到,就是這樣陰差陽錯的不期而遇,竟會促成兩段長達20年的友誼。
青春韶華
每個人都有自己既定的道路,無論最初的理想是否實現,都要一往無前。
大學畢業后,汪虹決定跟男友一同前往廣州打拼。她清晰地記得,當時走在廣州的天橋上,空氣濕潤,三角梅開得格外繁盛。嗅著花香,她想,如果能在這里安家,會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很快,她與男友開始了互聯網創業,創業初期,兩人很是拼命,經常為拓展客戶連軸轉,忙到深夜成了這對小情侶的日常。正是憑著這股拼勁兒,兩人創辦的公司生意一路蒸蒸日上,兩人也因此在廣州結婚生子,順利安家。
完成初步人生理想的汪虹,隨后做起了全職媽媽,一心照顧自己的家庭。而她的購物習慣也從此逐步發生了變化,原來熱衷于購買音樂CD、音像產品的她,后來逐步將奶粉、紙尿褲、兒童玩具等裝進了自己的購物車。沒事逛逛京東,看看有什么能給孩子買的東西,成了她日常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同樣,經過努力打拼,張淼逐漸在北京扎下了根。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數碼產品的熱愛不降反升,后來更是將其作為自己的事業重心。
張淼還記得,2005年的時候,老劉曾邀請他到京東工作,不過當時他覺得,自己的專業技能和京東不匹配,不能給老劉幫上什么忙,所以就婉言謝絕了。
他把這個故事講給身邊的朋友,大家都替他可惜,但張淼卻覺得一點也不后悔,因為如果當初去了京東,或許他就沒有辦法創辦中國第一個“蘋果電腦博物館”。當然,這是后話。
出于對蘋果產品的喜愛張淼打造了一間“蘋果電腦博物館”
而在有過第一次跟老劉的“面基”,后來他們又多次見面,張淼對京東的感情也更深了一層。他甚至養成了每天早晚都要刷新京東首頁的習慣,看看當天有什么新產品上架,看看京東又多了什么品類。
直到有一天,張淼發現,他已經看不過來了。眼見著京東從一個簡陋的網站,從一百多個商品,增加到幾百個、幾千個商品,最后變得琳瑯滿目,根本數不過來。
那是在2010年前后,經過了起步階段京東越發發展壯大,從最初只賣光盤、刻錄機,逐步完成了電視、空調、冰洗等大家電產品線搭建,并進一步拓展了圖書品類,向綜合型網絡零售商轉型。
而不同于張淼、汪虹與京東相互交織的奮斗人生,對于文藝青年房彪來說,京東帶給他的則是屬于他一個人的浪漫。
因為從小性格內向,房彪十分享受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善于和別人打交道的他,卻是個資深的手機發燒友。
2010年,iPhone 4剛剛問世,但當時在國內很難買到,直到2011年,房彪才通過親戚關系買到了一臺。拿到手機的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為新機配上一個手機殼。于是房彪便打開手機上的AppStore搜索購物,排在第一位的正是京東,在上面他為自己的新手機買了一款皮紋手機套。
也是從那次購物體驗開始,他發現京東的送貨速度很快,就因為這一點,他只要是想在網上買些什么,都會點開手機上的那只名叫“Joy”的小狗圖像,哪怕是一瓶辣椒醬。
從2011年買手機套的那次經歷算起,在過去的10多年間,房彪僅是在京東上購買的手機就不下20部,從三星、HTC,到小米、蘋果都有。
同時,房彪還很喜歡收集CD和書籍,在家里他的這些收藏能層層疊疊地擺滿一整面墻,里面有各種經典電影光盤、金曲光盤、旅游書籍,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他從京東上購買的。
房彪的收藏柜里面密密麻麻擺滿了CD和書籍
對于房彪來說,在京東購物是一種日常,沒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只是因為這對于他來說是最方便的生活方式。
20年,感謝一路相伴
張淼不會想到,在2003年那次,他呼朋喚友和論壇里的網友們跑去老劉剛成立的jdlaser論壇上注冊,他因此成了京東最早一批的注冊用戶。
汪虹并不知道,在2004年元旦的那次光盤購買經歷,讓她成為了京東多媒體網站成立時的首批下單用戶。
而房彪也沒有想到,當時剛剛拿到心心念念的iPhone 4,因為急于買個手機套,就趕緊下載了京東App并在上面下單的他,會成為京東移動端上線時的首批下單用戶。
當時光緩緩流過,無論是曾經的懵懂少年、少女,還是剛剛成立時的京東,都已經變了模樣,前者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后者則從曾經簡陋的小網站,一路成長為了年收入過萬億的世界500企業,而他們相同的改變,則是擺脫了稚嫩,變得成熟穩重。
哪有人生不經歷坎坷,張淼也遇到過至暗時刻。2020年,因為一場席卷全球的疫情,他耗費多年心血開設的“蘋果電腦博物館”被迫關門。理想破碎后,他一度陷入焦慮。
那時候,張淼已經很少聯系他的那位網友老劉了,但他依然記得,特殊時刻,通過在京東購物,為自己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而當他得知京東在疫情期間不辭退員工、堅持送貨的消息時,這份在艱難時刻的堅守,也在默默激勵著他克服眼前的磨難。
就像京東這家公司曾經無數次跨越低谷、穿越迷霧,張淼最終也走出了此前的陰霾,重燃斗志,繼續追求起自己的事業。這就像是老友之間的默契,雖然平時沒有過多的交流,但在某些時刻,總會不約而同、達成一致。
而對于汪虹來說,她和他的老公也曾經歷過投資失敗,當時可謂損失慘重。但經過了最初的焦慮之后,她便看開了,她說錢沒了可以再掙,只要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就好。
2013年,汪虹的孩子出生了,對于一名新手媽媽來說,手足無措是在正常不過的了。她清晰的記得,當時孩子剛出生不久要去醫院,在醫院給孩子洗澡時,他們被告知第二天需要自己準備嬰兒的肚臍防水貼。
慌亂的丈夫在外賣平臺上搜了一圈都沒有找到,為此十分焦急。就在這時,汪虹想到了她的老朋友京東,沒想到還真讓她搜到了,并且在第二天就準時送達。那一刻,汪虹真的覺得,京東在冥冥之中幫了她一把,陪她度過了那段難熬的時光。
陪伴可以是見證一個人,從女孩到母親的成長,也可以是互相選擇后,安靜的相守。
今時今日,當汪虹打開自己的京東,看著自己在京東的購物賬單。她驚訝地發現,京東居然已經陪伴了自己7213天,而她的消費金額更是超過了67萬,而這還沒有算上她后來經常用老公手機下的訂單。
汪虹的京東App賬單記錄了她和京東一起度過的7213天
人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現實是,情難長久,持續的陪伴更是難得。
京東做到了。在與用戶的交往中,它做到了從一而終。20年如一日的守護和服務,是京東能積攢下這么多忠實用戶的原因。
當人們認為它只是個賣光盤的網站時,它盡全力收錄各式各樣的商品,努力讓品類變得豐富多彩。
當人們還在擔心產品的質量是否有保證時,它開設京東自營店,關注用戶的每一項訴求,每一條評價,提升用戶體驗。
而隨著時代飛速向前,當人們對效率和速度的追求已近乎苛刻,京東便毅然開始自建物流,并推出了次日達服務,速度最快的時候上午下單,下午就能送貨到家,甚至現在還有了小時購。
商品多,發貨快,品質和服務好,價格省,這些扎根在每一位用戶心中的印象,讓京東在百家爭鳴的電商時代脫穎而出。
在成立20年之際,京東再度邀請老用戶來北京相聚,一起回憶與京東的點滴,細數那些藏匿在時光里的珍貴記憶。
跨越20年,京東改變了很多,但始終沒有改變的,就是和用戶面對面,始終為了提升用戶體驗而努力奔跑。
2007年京東舉辦的北京網友見面會
2023年618,值京東20周年慶,京東再度舉辦網友見面會
收到邀請時,張淼十分激動,不僅因為他與京東的淵源頗深,更是想作為一個見證者,回溯京東這一路的歷程,也回看自己的人生。
臨出發前,張淼突發奇想地翻找出了20年前在jdlaser上買的光盤,他想試試還能不能用。保存完好的光盤,如嶄新的一般,散發著寶石藍的光澤。
光盤推進驅動器緩緩轉動的那一刻,積攢了20年的回憶,悉數向他涌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汪虹為化名。
封面頭圖來自電影《中國合伙人》。?
點【在看】,20年如一日的守護
關注十點人物志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點【在看】
京東與你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