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今日夏至,明迎端午。一年之中自然界生命力的最高峰來了,植物繁盛,萬物生長。
在古代,夏至節像端午節一樣盛大,祭祀天地,祈福消災,甚至還有賽龍舟、懸艾草和菖蒲、洗浴消暑等習俗,這和端午節“不謀而合”。雙節接踵而來,盛夏隆重登場。在做好防暑降溫的同時,一起樂享“粽”夏。
今天上午,石景山區在五里坨街道綜合文化中心門口廣場舉行“古韻民俗新魅力”端午民俗游園會。社區居民包粽子、投壺、體驗旱地龍舟,感受端午傳統文化。本報記者 吳鏑 攝
今天上午,豐臺區南苑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和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人員一起包粽子過端午。本報記者 劉平 通訊員 史莉 攝
今天上午,海淀區學院路六道口社區舉行端午節游園會,射箭、投壺、變臉表演……多種民俗游藝活動吸引了居民前來體驗。本報記者 王海欣 攝
今天上午,延慶區舊縣鎮端午文化節暨新時代文明實踐大集活動正式啟動。本報記者 潘之望 攝
今天上 午,第五屆北京扇子文化藝術展在西城區文化館舉辦。本報記者 程功 攝
今天上午,主題為“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龍舟競渡大美西城”的西城區第十三屆龍舟邀請賽、區直機關第六屆龍舟賽在什剎海拉開帷幕。比賽現場,58支隊伍、750余人在大運河北端起點水面劈波斬浪、奮勇爭先,以運動的方式迎接端午佳節的到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