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評 >

泉州出臺三年行動方案 黨建引領物業融入基層治理

2023-08-30 07:09:39 來源:泉州晚報

住宅小區是市民共同的家園,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為提升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日,市委組織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住建局聯合出臺《黨建引領物業融入基層治理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照“一年擴覆蓋強基礎,兩年補短板抓規范,三年促提升見長效”的總體安排,推進十項重點工作,力爭通過三年努力,推動物業服務水平全面提高,小區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相關資料圖)

推動物業小區黨組織全覆蓋

根據《方案》,我市將著力推動全市符合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物業行業協會、小區(業委會)黨的組織應建盡建和黨的工作全面覆蓋。開展紅色物業示范社區(小區)創建活動以及“美好家園”小區創建活動,選樹一批黨建強、服務好、信用優、群眾滿意度高的物業服務企業、項目經理,充分發揮模范帶動作用,促進物業服務提質增效。

推動物業服務全覆蓋

開展無物業服務小區“清零”行動,全面推動小區實現物業服務。對無物業服務的住宅小區采取選聘專業化物業企業、社區“兩委”組織居民自我管理,以及探索街道社區黨組織領辦公益性物業企業等方式實現兜底物業服務。探索將無物業服務住宅小區與鄰近小區捆綁打包、集中管理。2023年全市無物業服務小區30%以上實現物業服務覆蓋,2024年達到60%以上,2025年全部實現物業服務覆蓋。

推動黨建引領下的物業管理體系全覆蓋

強化黨組織對業委會的領導、對物業企業的監督,健全完善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和協調共治機制,健全物業服務管理制度體系,逐步解決物業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聚焦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持續深入推進物業小區侵占“公共收益”點題整治,重點整治小區公共收益未按要求及時全面公示、公示內容虛漏假、公共收益管理支出不規范等問題,推動公共收益規范化管理;督促物業企業及時公開公共收益分配和使用情況。加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補繳續交、簡便使用、增值收益等方面的規范管理;當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存在業主欠繳或分戶賬面余額不足首期交存額30%時,社區黨組織應配合街道黨工委指導、協助業主大會制定補繳或續交方案。

完善前期物業服務價格形成和承接查驗機制,制定我市物業行業服務標準,監測并定期發布適合不同服務等級、區域特點的前期物業服務價格指數,開展物業服務質量評價。縣級物業主管部門要履行安全管理工作職責,每年至少組織物業服務企業開展一次物業服務區域安全隱患排查,指導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加強防汛防臺管理、公共部位和公用設施設備管理、消防安全管理。

年底前,各縣(市、區)要將物業管理工作納入社區已有的統一網格進行管理,吸收一批符合條件的物業企業職工、業委會委員、樓棟長、各類志愿者作為社區兼職網格員,發揮“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平臺作用,由社區黨組織建立矛盾糾紛及時發現、收集、辦理、反饋機制,積極促進物業管理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社區黨組織指導小區黨支部定期開展“群眾接待日”活動,或召開業主懇談會,解決居民合理訴求,確保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深入推進物業行業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試點,推動城市綜合執法等各職能部門執法力量向居住小區延伸,推動各方主體積極參與物業糾紛化解。

□記者 謝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