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劉先生向浙江在線“線爆” 欄目反映,進出自家小區的多個出入口砌有圍墻,對生活造成很大不便,建議拆除這些圍墻。 圍墻因何砌筑?對居民生活造成了什么影響?后續可否拆除?為了解情況,6月19日浙江在線記者來到劉先生所住的杭州市蕭山區高橋住宅區。
劉先生告訴浙江在線記者,自己家住高橋住宅區的丁家莊社區。去年9月前后,為了疫情防控,丁家莊社區和附近拱秀社區的多個路口砌起了圍墻,“當時是為了控制疫情,但現在已經放開政策了,還有圍墻堵著。”劉先生認為,被圍墻堵住的路口對人們出行造成了不便,而且萬一有火災或者急救等險情發生,消防車和救護車進入小區非常困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圍墻帶來不便,影響居民出行
丁家莊社區和拱秀社區位于高橋路東西兩側,兩個社區北起蕭然南路,南至道源路,原本均為開放式社區,丁家莊社區居民有4000多人,拱秀社區居民有8000多人。沿著高橋路向南,在臨街的相鄰樓棟之間能看到約兩米高的圍墻,路兩邊有生鮮水果、花店飯店等店鋪。從社區北側到南側五六百米的距離內,就可以看到二十多個這樣的圍墻。
圍墻上有防止電信和投資詐騙、普法和迎接杭州亞運之類的標語及圖畫。“去年剛建起來的時候只是光禿禿的水泥墻,今年春節過后才有了這些圖畫。”居民劉先生表示。
浙江在線記者還看到,不少圍墻外側停著汽車,一名車主表示,一方面是因為可以進出的路口太少,繞來繞去的不方便,另一方面是擔心汽車開到小區被堵住出不來。
家住丁家莊社區的錢女士也深感圍墻帶來不便。錢女士告訴浙江在線記者,這兩個社區的樓房大多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小區內部道路狹窄,基本上都是單行道,“封住很多路口就容易造成堵車,上次下雨天我騎著電瓶車在門口就堵了好幾分鐘。”
此外,錢女士還表示,丁家莊社區的南側是蕭山區高橋小學,加上社區里老年人居多,無論是買菜、接送孩子上下學都要繞遠路。
與劉先生一樣,錢女士也認為這些圍墻帶來了安全隱患,“老人家萬一有什么突發疾病120救護車要繞到特定的路口才能進去,雖然說蕭山第一人民醫院就在社區旁邊,但是搶救時間就被大大拉長了。”不僅如此,錢女士還指出,夏季高溫火災發生頻率變多,消防車進小區同樣也是一個難題。
官方回應:
保留圍墻主要是為了管理小區車輛
那么,為什么要保留這些圍墻?是否可以響應居民的呼聲拆除圍墻?浙江在線記者咨詢了丁家莊社區和其所在的城廂街道。
對于原本的路口變成圍墻造成居民進出擁堵和生活不便的問題,丁家莊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丁家莊社區目前一共有6個出入口,早前就有居民向社區反映過圍墻造成的不便,但是因為接下來要引入物業管理小區內的車輛,暫時沒有拆除圍墻的計劃。該工作人員解釋,小區一直以來面臨著停車難的問題,最近在考慮引入停車管理系統,“如果說小區全部都是四通八達的話難以管理車輛,這是圍墻還沒有拆除的一個主要原因。”
城廂街道工作人員也表示,保留圍墻是因為打算對這兩個社區進行封閉管理,解決車輛停放問題,但總體來說目前并無計劃拆除圍墻。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為了兼顧管理車輛和方便居民,在加裝智能道閘(也就是車輛識別系統)等后續工作中會征求居民的意見。目前,已經有相關公司到小區完成部分測量工作。
對于劉先生和錢女士指出圍墻帶來的安全隱患,如消防車和120救護車無法及時進到小區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解釋,由于老舊小區道路狹窄,即便沒有圍墻這些車輛也無法從每一個路口進入小區內,但是小區內的主要消防通道是正常開通的。
浙江在線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有媒體也曾經報道過拱秀社區77棟和78棟之間的圍墻引發居民不滿的問題。報道中的兩棟樓房位于拱秀路南側,圍墻外就是公交車站,樓房與公交車站一墻之隔,給居民出行帶來了很多不便。如今,77棟和78棟樓房之間的圍墻打開了一個小門,供行人和非機動車出入。
見習記者 田雨陽
來源:浙江在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