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22日上午,“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2023年西城區端午節文化活動在什剎海街道海清苑院內舉辦。
開場舞蹈《吉慶端午》一下子就讓活動有了端午節的氛圍,之后節奏歡快的民歌《龍船調》,又寄予了對傳統民俗節日的祝福。而特別安排的京劇選段《文昭關》、《武家坡》等,又讓現場的觀眾過足了國粹癮。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活動除了文化演出、端午節知識展覽之外,還特意設置了非遺展示互動區。來自西城區的多個非遺項目集中展示著。其中既有極具傳統文化特色的北京鬃人、曹氏風箏等,也有代表端午民俗風情的中藥香囊。不少市民與傳承人一起動手,親自體驗著香囊的制作過程。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委員會會員李石說:“古時候叫配香囊,咱們現場叫帶香包,具有傳統的意義,也深受咱們北京人的喜愛。”
“這些都是咱們西城的非遺項目,我們希望非遺能走進我們的千家萬戶,讓大家更了解非遺文化。”西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端午節期間,西城區文圖博場館將共開展40余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讓廣大市民游客可以在西城感受濃濃端午情、學習端午傳統文化知識、體驗端午傳統文化習俗。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解麗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魏彤
編輯/張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