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國內 >

安徽省修訂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暫行辦法,嚴控“一票否決”事項,精選考核指標—— 開發區考核對標滬蘇浙

2023-04-06 10:34:37 來源:安徽日報


(相關資料圖)

現行考核指標體系大幅度刪減,對標對表滬蘇浙同類開發區……省級以上開發區考核評價體系有大變化。記者4月3日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日,經省政府同意,《安徽省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暫行辦法(修訂)》(以下簡稱《辦法》)出臺,確定了精選考核指標、科學確定目標、突出對標對表的三大導向,推動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圍繞推動改革和創新發展,設定6個一類指標,26個二類指標,其中8類為加分項,包括開發區市場化改革、新增上市企業個數、智慧園區建設等。減分項指標重點體現發展的底線和紅線要求,扣分項包括存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發生工礦商貿類較大生產安全事故以及較大級別突發環境事件等。

精簡,是新《辦法》的顯著特點。據了解,《辦法》借鑒了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高新區及賽迪智庫考核體系,對現行考核指標體系進行大幅度刪減,剔除與開發區提質擴量增效聯系不緊密的指標,尤其是除重大安全生產和環保責任事故外,嚴控“一票否決”事項,切實為基層減負。

高質量發展的開發區,應當具備哪些條件?須考核哪些指標?《辦法》建立了新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以滬蘇浙同類開發區為標桿,以“十四五”目標為底線,根據開發區的發展階段提出基本要求,重點考評與開發區提質擴量增效相關指標。其中,將《安徽省“十四五”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分解到各市。各市根據本市“十四五”規劃,明確所轄開發區發展目標,作為對各開發區進行年度考核的依據。

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安徽須全面對標對表,其中就包括開發區的發展。在進行開發區發展目標分解時,《辦法》要求各市以滬蘇浙同類開發區為標桿,國家級開發區銷售收入原則上過千億元,畝均稅收達滬蘇浙開發區平均水平。

獎優罰劣,也是新《辦法》的一大亮點。新的考核評價機制強化了約束和倒逼機制,對綜合考核評價中排名居前30位的開發區,予以通報,并在體制機制、要素資源、環境容量、擴區升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其中提出,連續2年考核居后5位的,3年內不予擴區、調區、移區;連續3年考核居后5位的省級開發區,予以摘牌撤銷或整合。(記者 王弘毅 通訊員 田皓潔)

責任編輯:王振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