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俠說科技
我發現,每當有人說華為的“壞話”的時候,總能看見有人在那無病呻吟。說什么,如果不是美國的打壓,華為早就超過蘋果了,如果不是美國的介入,華為的銷量還會更高。
我相信這樣的論調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看過,而且從華為當時的表現來看,能傳出這樣的論調似乎并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告訴你,即使沒有美國的打壓,華為也未必能夠超越蘋果,而且這個概率高達90%,你相信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果你不相信,那么請靜下心來聽我分析!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件事,華為對蘋果的超越中的“超越”到底是說華為這個公司超越蘋果這個公司還是華為經營的“副業”超越蘋果對應的業務。
從網上的聲調來看,這個超越大多數是指華為旗下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消費者業務對蘋果同類業務的超越。那么,接下來的分析就主要圍繞這一塊進行分析,相信各位不會有意見吧?
言歸正傳,為什么我說即使沒有美國的介入華為也未必能超越蘋果呢?原因很簡單,智能手機為什么叫作智能手機?因為相比較功能機而言,智能手機得益于手機系統的支持可以安裝具有豐富內容與功能性的軟件。
具有豐富內容與功能性的軟件賦予了智能手機更好的可玩性與更大的擴展空間,這是智能手機與功能機的本質區別。也正是因為這個區別,智能手機的發展與打造的路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注定是單一的。
換言之,不管智能手機有多少個品牌,不管這些手機廠商有多大的底蘊,不管這些手機廠商多么的會宣傳,不具備軟件優勢的人,終將是略遜一籌。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在信口開河,亦或許有人會說,日常使用沒有感到區別。
但是我相信若是大家細心體會的話應該能夠發現,包括華為在內的所有安卓手機中,它們不管是硬件還是調校方面的軟技術,從表象上來看都不輸蘋果,但是透過實際體驗以及市場表現來看,在蘋果獨到的軟件優勢面前,包括華為在內的所有處于安卓陣營中的智能手機品牌的競爭手段,都是綿軟無力的。
用華為來舉例,華為的硬件參數,如續航、攝像頭的像素、電池容量以及硬件賦予的功能性都比蘋果同時期的產品強。然而,從最直觀的年終銷量表現來看,蘋果的銷量極少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水。
如果年終銷量的變化不能證明什么的話,那么我相信關于蘋果歷代期間產品的備貨量調整應該足以對這件事進行一個定論了吧?
據我觀察,蘋果為了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產品銷售的風險,在過去幾年中,蘋果出現過多次下調備貨量的情況。而我對這些信息進行了一個粗略的總結后發現,蘋果備貨量的波動以及下調的波動,以蘋果的體積來看,完全是不痛不癢(詳細信息因篇幅問題自查)。
除此之外,年終銷量以及備貨量的波幅,很直觀的告訴我,蘋果目前的狀態非常健康且穩健。那么問題就來了,包含華為在內的國產手機陣營,三星所在的海外陣營,都視蘋果為對手,為了打敗蘋果各大廠商也是各顯其能。
其中對蘋果產生較大影響的當屬國產手機陣營,他們要參數有參數,要設計有設計,要創新有創新,要銷量有銷量,要份額有份額。每個處于國產手機陣營中的國產手機都標榜自己是第一是天花板,可為什么他們沒有對蘋果的銷量以及備貨量起到較大的影響呢?
用曾被譽為在高端領域唯一能與蘋果掰手腕的華為的數據來舉例,2018年,華為手機銷量突破2億達億臺,2019年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為億部。2018年,蘋果手機銷量億臺,2019年手機出貨量為億臺。
以此數據為基準,華為2019年的銷量減去2018年的銷量得出華為2019年的銷量比2018年多了3400萬。同樣以此數據為基準,蘋果2019年的銷量相比較2018年出現了1200臺的縮水。根據能量守恒定律來看,在不考慮其他廠商的情況下,華為增長了3400臺的銷量,蘋果應該縮減3400萬臺的銷量才對。
可是,實際數據卻很鮮明的告訴我,華為的增長與蘋果的縮水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若是再把其他手機廠商考慮進去的話,我同樣粗略的看了其他廠商在這兩年的銷量表現,他們銷量的變化幅度與蘋果銷量的縮水同樣存在巨大的差距。
因此我確定,被譽為唯一能在高端市場與蘋果掰手腕的華為的增長與蘋果縮水的關聯不大。除此之外,不管是硬件參數還是設計創新以及功能性都遠超蘋果的國產手機陣營的其他手機廠商并未對蘋果產生影響。
并未對蘋果產生影響,通過數據的佐證得出這個結論不知道大家會作何感想,我的內心是五味雜陳。要知道,當下的智能手機領域趨近飽和,大家的競爭空間已經大幅縮小,想憑借增量市場來擴大自身優勢,顯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了。
那么接下來該何去何從,突破點在哪里,這無疑是各大廠商共同面對的問題。我不知道各大廠商有什么應對的策略,但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對各大手機廠商的前景表示擔憂。
一方面是因為市場飽和的大趨勢難逆,調動用戶換機意愿的難度增加,這一點不僅有相關報道,在實際表現中也能感受得到。另外一方面是各大廠商錯過了發展最佳時機并且走到了難以回頭的歧途。
捫心自問,如果不是那個時候的國產手機關閉蜂窩數據按鈕依然止不住流量的消耗,我不會買蘋果手機。捫心自問,如果不是被父母定期要求清理手機垃圾卸載各種難以卸掉的APP,我不會給我父母買蘋果手機。捫心自問,如果不是國產手機廠商賣產品在前服務在后,我會考慮過國產手機。
然而,這些問題有很多在時至今日的今天依然沒有被解決。更有甚者,居然需要國家的介入才得以出現并未實質性解決所謂的改觀。
前面說過,智能手機區別于功能機的地方是軟件,蘋果也是憑借其獨到的軟件優勢獨大至今的。在此情形下,國產手機依然不見改觀的決心,這是為什么相信不止我能夠猜出一二才對。
所以,個人認為,一個從根上就壞了的種子,想讓它開花結果,這個難度以我的認知來看,堪比登天,更莫說超越蘋果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