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李才林 王磊
6月21日,在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楊振海,山東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李長勝,煙臺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牟樹青的見證下,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膠東創新中心在煙臺市掛牌成立。此舉填補了山東省缺少區域性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的短板。
在山東,膠東地區狹義上泛指青島、煙臺、威海三市。青島經濟總量常年位居山東第一位,而地級市煙臺也穩居山東經濟總量第三的位置上。但對膠東地區來說,發展現代農業卻缺乏區域性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也是不爭的事實。
(資料圖片)
據了解,上述中心將優先布局建設海洋農業、食品營養與安全、智慧農業與智能裝備、果業和生物安全等學科,首批建設膠東特色農業智能裝備創新團隊、膠東主要果樹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等10個創新團隊,引領支撐膠東現代農業走在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揭牌當天,國家農業生物安全科學中心山東分中心和農業農村部-CABI(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生物安全聯合實驗室山東分中心2個國家級平臺同時成立。
對上述“一中心兩平臺”的引入者、搭建者、推動者山東省農科院來說,這是其深耕膠東地區,并向日韓輻射的最新努力。
山東省農科院顯然有能力這樣做。
“十年來,我們加快自主創新,加速成果轉化,研發出一大批突破性品種和技術,為山東成為全國首個農業總產值過萬億的省份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李長勝在現場表示,“我們在人才制度、成果轉化制度等方面大力推出在全國科研系統有影響的多項改革,蹚出了‘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農科模式’,探索實踐出了鄉村振興科技合伙人模式。”
楊振海表示,膠東創新中心的成立,是新形勢下院地合作的創新舉措,是整合優勢科研資源,進一步強化建設農業強國的科技支撐。他認為,兩大國家級平臺的成立并入駐,將有助于加強和推進山東省生物安全領域的基礎、應用基礎、前沿高技術、重大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經濟安全與公共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山東省農科院為煙臺研發的部分產品。王延斌 攝
山東省農科院深耕煙臺市已經有六十多年歷史。
多年來,該院在蠶桑種質資源創新利用、葡萄種植管理、果樹高效栽培、新獸藥聯合研發等多個方面與煙臺市及相關部門、科研單位開展合作交流,取得了豐碩成果,支撐著煙臺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些努力,煙臺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牟樹青看在眼里。他認為,膠東創新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培育煙臺農業發展新動能,為促進煙臺市優勢農業產業與省農科院優勢科技資源有機結合搭建了科技平臺。“煙臺市委市政府也將全力配合膠東創新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大力支持膠東創新中心引才、育才和創新團隊建設。”牟樹青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