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康威視八大創新業務之一,海康威視控股下的杭州海康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康機器”)近日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幾年,海康機器的業績雖然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但實際上,在其利潤構成中,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對公司業績貢獻“功不可沒”,拋開這部分補貼后,海康機器的利潤并不豐厚。此外,公司的現金流凈額長期為負,資產負債率高出同行近三倍,公司的資金壓力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海康機器還存在與海康威視之間關聯交易規模較大的問題,公司業務獨立性可能存在瑕疵。
主營業務毛利率下滑據了解,海康機器是面向全球的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聚焦于工業物聯網、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主要依托公司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積累,從事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的硬件產品和軟件平臺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增值服務。
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1-9月(下稱“報告期”),海康機器主營業務收入來自于機器視覺業務、移動機器人業務、計算機軟件和無人機及其他四類業務。其中,機器視覺業務和移動機器人業務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 89.05%、92.93%、96.36%和98.07%,占主營業務收入的絕大部分且占比逐年提高。
報告期內,海康機器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3.85%、44.55%、44.28%、44.18%,呈現下滑趨勢。其中,機器視覺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9.33%、41.45%、46.16%和49.37%,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動;移動機器人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9.45%、42.89%、38.61%和34.63%,報告期內逐漸下滑。海康機器稱,公司各項業務毛利率的波動或下降系由產品結構變化、各業務模式的比重變化、單價成本變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導致。
具體來看,報告期各期,海康機器機器視覺產品的均價分別為1549.69元、1452.16元、1441.33元和1472.22元,移動機器人產品的均價分別為7.89萬元、6.6萬元、7.38萬元和7.21萬元。可以看出,海康機器的兩類核心產品均在報告期內整體出現均價下滑的情況,其中,2020年產品均價分別同比降6.29%與16.38%。
凈利潤依賴政策優惠和補助,現金流長期為負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海康機器分別實現營收9.4億元、15.2億元、27.7億元、28.1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4548萬元、6510萬元、4.8億元、4.3億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康機器的利潤構成中,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占比較高。各報告期內,公司享受的稅收優惠金額合計分別為6041.24萬元、7382.09萬元、1.18億元、1.27億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33.37%、112.51%、24.74%、32.29%。
同期,海康機器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4254.36萬元、1498.41萬元、9091.21萬元、903.95萬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3.92%、22.84%、19.06%、2.30%。其中,2022年前九月,公司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占利潤總額的34.59%,雖然較往年有所下滑,但依舊處于較高水平。
報告期各期,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3827.09萬元、10280.55萬元、-32516.58萬元和-39801.85萬元。除2020年度以外,其余各期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均為負,報告期內累計為-75864萬元。與此同時,2022年1-9月海康機器的稅收滯納金達到了183.97萬元,可見其現金緊缺的程度。
對此,公司解釋稱,隨著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原材料采購與產品備貨相應增加,應收賬款也有所增加,上下游的付款及收款結算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公司不斷擴充員工團隊,為此支付了較多的職工薪酬,也增加了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隨著海康機器營運資金需求日益增加,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如繼續為負可能導致公司出現流動性風險。
除了現金流具有較大的壓力外,海康機器的資產負債率也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
截至各報告期末,海康機器合并口徑下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5.69%、86.84%、69.46%、71.44%,2022年9月底,公司長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合計9.4億元。以2022年1-9月為例,海康機器的資產負債率比可比公司平均值27.88%高出近3倍。
關聯交易藏隱患APP注意到,截至最新披露,海康威視持有公司60%的股份,系公司的直接控股股東;另外一位股東是青荷投資,持股比例為40%。而中國電科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中電海康持有海康威視36.08%的股份,通過其全資子公司電科投資持有海康威視2.46%的股份,通過其下屬中國電科五十二所持有海康威視1.92%的股份,合計持有海康威視40.46%的股份,為海康威視實際控制人,因此,中國電科間接持有海康機器。
不過,海康機器存在與海康威視之間關聯交易規模較大的問題。各報告期內,海康機器人向關聯方采購金額占各期采購總額比例分別為82.61%、66.34%、12.41%、9.55%。同期,公司向關聯方銷售金額占各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0.88%、7.72%、5.10%、3.92%。盡管比例有所下降,但這其中還是具有一定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8月以前,海康機器并沒有自主生產線,完全依賴控股股東海康威視控制的海康科技為其代工,在產線切分之后,海康威視依然是其大客戶兼供應商,兩者之間的關聯交易滲透頗深,如此情況令人擔憂雙方之間交易的公允性。
而在代工生產模式期間,海康機器向海康威視及中國電科銷售了巨額代工產品,這些代工產品均由關聯公司海康科技生產,讓人疑惑的是,海康機器和海康科技同為海康威視旗下子公司,為何海康威視及中國電科不直接向海康科技購買產品,卻繞了一圈找海康機器進行購買?對此,APP也發函至公司詢問,但截至發稿,對方并未回復。(本文首發APP,作者|于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