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峽晚報訊(記者高源)為進一步完善社區公共場所醫療急救體系,提升社區應急急救能力,6月21日上午,一臺嶄新的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在西陵區趙家灣社區醫務室正式投入使用,居民生活幸福感、安全感再度升級。這也是宜昌市第一臺進駐基層社區醫務室的AED設備。
自動體外除顫儀是一種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便攜急救設備,使用簡單高效,俗稱“救命神器”,其最大特點是易于操作,即使是非專業人員稍加培訓即可熟練使用。如遇心臟驟停時,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盡早利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并行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可以有效減少猝死、挽救生命。
宜昌市衛健委表示,為了加快公共場所應急救援能力的建設,全面提升社會公眾急救互救意識,目前全市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已安裝60多臺AED設備。社區醫務室配置AED設備,幫助轄區居民掌握急救意識與技能,是構建公共健康安全體系的一道重要防線,隨著AED設備首進社區醫務室,將不斷完善全市院前急救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急救醫療服務。也希望更多居民多參與培訓,學習心肺復蘇和AED設備使用方法,讓“救命神器”真正發揮作用。
隨后,市急救中心還組織工作人員對轄區群眾進行了心肺復蘇、海姆立克、AED使用等急救技能培訓。“經常在手機上看到AED救人的新聞,現在自己家旁邊也裝上AED了,萬一遇到緊急情況,生命就有了保障,我們特別安心。”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居民們對“救命神器”連連稱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