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賀烈烈 謝牧) 村中鈴鐺響,民警伴音來。6月21日清晨,炊煙裊裊伴著淡淡牛糞味,吹向幽靜層巒的亞東縣山谷,也為居住在下亞東鄉原始森林的藏族同胞,送來了端午節前夏至的第一縷陽光。一陣清脆的鈴聲從下亞東邊境派出所傳出,“守望之星”騎行隊——“單車110”的民警們迎著云霧,肩背警務包,腳踏單車出發了。他們今天有個特殊的任務——給轄區孤寡老人旦增送粽子。
圖為騎行宣講隊民警向轄區群眾發放邊境管理和法治宣傳資料。 關申建 攝出門沿著派出所營門向南騎行約5分鐘,就到了派出所轄區——切瑪村。走進村里,民警們便直奔村民旦增家。前些日子,民警們在走訪中了解到,由于沒有子女,不多的親戚又在外地忙于工作,沒法回家陪83歲的旦增老人過節。民警們便準備了老年人食用的粽子,端午節前,就騎著單車將粽子送到老人家中,和老人一起過節。
“沒想到,今年有人陪我一起過節,突及其(藏語意為謝謝)……”旦增老人拉著民警王楠的手,不停地念叨著。
下亞東鄉地處山谷地帶,海拔落差達到2000米,地少人多,村民們的房子一棟挨著一棟,部分村落村道狹窄、彎曲,有的甚至是車輛、摩托車無法通行的臺階、便道。
“畢竟還是在高原地區,轄區面積達650.88平方公里,還有一座仁青崗邊貿市場,如果步行巡邏,民警體力消耗大,覆蓋面小。”下亞東邊境派出所政治教導員皮文彬介紹,單車成本低、靈活性強,為了加強邊境轄區管控,延伸移民管理警察服務“最后一公里”,我們組建了“守望之星”騎行隊。
利用這個特點,該所還與駐地鄉政府實行警地共建,從2017年至今,騎行隊發展到了10人,有民警、輔警和政府人員等騎友組成,服務的范圍從片區擴展到下亞東鄉整個邊境轄區,在警車巡邏不到的地段、視頻監控的盲區,進行劃區分片,實行“守望之星”騎行隊不定點、不定時動態巡邏,填補邊境網格管理盲區。
在一次巡邏中,該所民警騎行巡邏至轄區多加崗村橋頭附近,偶遇一輛上海牌照的房車,掉進路溝里,路邊也無警示牌,騎行隊民警迅速開展救援,民警胡升強借助單車的便捷性,很快便從所里取回了救援工具。由于民警暖心、高效的救助,來自上海自駕游的市民居圖良專程到所里送上“情系百姓為民解憂”錦旗。
騎著單車進村,不但可以第一時間處理群眾反映的情況,還可以隨時隨地和村民們打招呼,很好地拉近了民警與群眾的距離。
圖為下亞東邊境派出所“守望之星”騎行隊深入轄區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 關申建 攝“上亞東邊境派出所‘守望之星’騎行隊——‘單車110’經常來我們村里走訪、巡邏,他們在巡邏時,還會把辦好的戶口簿、身份證帶給我們,方便我們村民,真的很感謝他們。”亞東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拉珍如是說。
下亞東鄉的許多地方,地勢落差大,房前屋后臺階隨處可見。在騎行過程中,遇到無法通行的路段或者臺階時,民警有時將單車停在路邊,有時則扛著單車爬臺階。現在,只要村里鈴鐺一響,村民們便知道,又是民警進村為群眾服務來了。(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