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生活 >

打造智慧社區,坪環社區運用科技賦能基層治理 全球速訊

2023-06-28 04:19:51 來源: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育鑾 通訊員 江浩瀚

夜晚時分,社區居民發現道旁路燈壞了,給行人來往造成了不便,于是,居民拿出手機,通過民生訴求系統上報。

接報后,民生訴求服務中心迅速受理并分派到主管部門,僅約1小時10分鐘后,路燈故障已處理好。


(資料圖)

這是深圳市坪山區馬巒街道坪環社區借助民生訴求系統解決民生問題中一個并不起眼的案例,但其便捷的反饋方式及迅速的處理效率,則可作為坪環社區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之路上,運用科技賦能,創新開拓的一個縮影。

科技賦能 打造智慧社區

近年來,坪環社區以科技賦能理念,通過建立并不斷升級的民生訴求系統,已然使“智慧社區”的理念深入居民之心。

民生訴求系統全面整合了12345、數字城管、網格管理、政府郵箱、人大代表解民憂等151個線上民生訴求受理渠道。如前述案例一般,居民一經反映,就會有短信、電話等及時反饋辦理進度。直至高效解決,從而破解了基層治理平臺多、渠道雜、流程繁、事權亂的問題。

借助坪山區智慧管理指揮平臺、時空信息云平臺及視頻資源基層運用等資源的加成,坪環社區的民生訴求系統達到了既高效又細致的效果。在過往的訴求案例中,細微難發現的問題如排水井蓋部分損壞,細致難排查的問題如居民樓高空拋物等,都借助科技賦能及數字化力量,以及接報后工作人員的及時細心處理,而得到了圓滿解決。

據統計,坪環社區民生訴求系統運營以來已處置轄區各類訴求45972件,總辦結率99.6%,網格事件平均處置效率提升了87.2%。

據悉,坪環社區還將推進民生訴求系統進一步升級,拓展場景應用,加強民生訴求視頻立案、智能煙感、老舊房屋監測、人口常態化管理、智慧停車系統、河流水庫水位監測、森林防火視頻接入、石油等危化品倉庫檢測、高空拋物監測預警、高空鷹眼監控、無人機巡查、獨居老人關懷等社區智治和惠民應用場景的應用。

“推進問題發現從人工巡查向智能感知轉換,真正讓系統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社區工作人員這樣介紹民生訴求系統的升級規劃。

創新思維 打造數字化志愿體系

在科技賦能的同時,坪環社區的基層治理也加入了創新的巧思。

社區打造的志愿坪環系統已日臻成熟,以“愛心義商+個人志愿者+共享超市+科技賦能”的模式運轉——社區居民參與到志愿活動中,即可積累積分并兌換共享超市物品;超市商品由愛心商家捐贈,同時也是它們展示品牌的舞臺;志愿活動接派單則由數字化的坪環義工小程序實現,實現了高效率的調度力量,也使積分系統更加準確。

由此,以數字化的基礎搭建系統,以科學的規則調動、激發參與力量,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商家參與社區活動的熱情均得以提高。上線至今,坪環義工小程序已發布活動600余次,志愿者注冊人數達4150人。“志愿坪環.共享超市”項目也成功入選2022年“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

守正創新 服務意識在路上

如果說科技賦能的系統與不斷創新的思維是智慧社區治理之路的硬件與軟件,那么基層治理的黨建引領與服務意識,則是這一切的內在動力。與硬軟件系統升級一樣,這份內在動力也一直在進步的路上。

坪環社區依托民生訴求系統,建立了民生訴求分析研判機制。成立社區民生訴求組,落實民生訴求早報及周報制度,定期研判民生訴求系統上反映的熱點問題,將民生訴求辦理情況作為專項議題進行研究,聚焦高頻、共性訴求,推動從“有一辦一”向“舉一反三、主動治理、源頭治理”轉變。

這樣的治理思路的進步探索,依托于科技賦能創新帶來的量化數據支持。但也正因為秉持著這樣與時俱進的治理與服務意識,坪環社區的創新與科技賦能、打造智慧社區治理之路,才持續迸發著活力,保持著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審讀:喻方華 田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