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頻道 >

時報時評丨以自貿區新一輪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世界實時

2023-06-28 03:30:53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周子勛

近日,商務部發布《自貿試驗區重點工作清單(2023—2025年)》(以下簡稱《清單》)。《清單》分別制定了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20個自貿試驗區的重點工作內容,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

自貿區改革是中國經濟改革的重大舉措。過去十年,全國已形成擁有21個自貿試驗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雁陣”,構建起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商務部數據顯示,十年來,我國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278項制度創新成果,涵蓋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多個領域類型。

從某種意義上說,各地自貿試驗區具有明確的產業發展規劃。它們以自貿試驗區為中心,對外開放,改革創新,為區域經濟的增長、新興產業的聚集和人才的吸引產生了巨大的帶動作用。以數據為證:2022年,21個自貿試驗區高新技術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53.2%,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吸引、集聚功能凸顯。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恢復向好態勢,但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發展壓力依然較大。應對國內外挑戰,把握發展主動權,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動力和活力。《清單》明確2023-2025年相關自貿試驗區擬自主推進實施164項重點工作,每個自貿試驗區的重點工作7-10項,包括重大制度創新、重點發展產業、重要平臺建設及重大項目活動等。這意味著,以自貿試驗區為抓手的新一輪改革開放、制度創新蓄勢待發。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自貿試驗區應該通過新一輪改革創新,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功能,在吸引全球優質資源要素、推動高端產業集聚上發揮“雁陣效應”,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可喜之處在于,《清單》提出了多項目標,自貿試驗區將迎來一系列改革創新“新試驗”。在各大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戰略中,包括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生物醫藥在內的先進制造業成為了關注重點。比如上海自貿試驗區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浙江自貿試驗區聚力發展數字經濟,天津自貿試驗區重點建設世界級的租賃產業集群,山東自貿試驗區積極開展海洋經濟創新,江蘇自貿試驗區加快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等。隨著附加值較高的高端制造產業向自貿試驗區聚集,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制造業將得到向智能化、軟件化方向升級的機會。而通過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結合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這些地區將獲得推動產業與創新協同發展的重要機遇。

總之,面對當前國內外環境的深刻復雜變化,開展自貿試驗區新一輪改革試驗是有的放矢,有利于催生更強的內生動能,持續推動改革創新取得更大突破和更優效能。從某種意義上說,在自貿試驗區推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創新“新實驗”,必將對中國經濟增長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作者系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本公眾號版權歸中國經濟時報所有。如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須經許可,并注明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總 監 制丨王輝王繼承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