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17年,榮獲阿克蘇地區“文明家庭”榮譽;2021年,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區“最美家庭”榮譽;2022年,榮獲全國“最美家庭”榮譽……
提起茹小軍一家,大家都會伸出大拇指。這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茹小軍是眾泰煤焦化電儀車間的一名職工,妻子孫艷艷是阿克蘇地區拜城縣第四高級中學的一名普通教職工,兒子茹斐是中國航天杭州科技公司西安研發部研究員。全家人生活簡樸,熱心公益活動,是一個平凡卻幸福的家庭。
2004年4月,孫艷艷母親突發腦溢血,經搶救保住了生命,卻留下了腦血栓的后遺癥。2005年5月,她和丈夫商量后回老家接來了母親。十幾年來,孫艷艷認真工作和照顧母親兩不誤,一下班就趕緊趕回家,把臥床的母親抱到陽臺的輪椅上,做飯喂飯,洗洗涮涮,周末給母親洗頭洗澡,陪她聊天。在生活中,孫艷艷樂于助人、樂善好施,誰家需要什么幫助時,她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忙里忙外毫無怨言。對于家庭,孫艷艷常說:“雖然苦點累點,但是看見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畫面,我覺得這一切都值了。”
孫艷艷調到拜城縣第四高級中學后負責學生資助工作,每年經手學生的國家助學金資助就有六七百萬元。收集材料、做好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摸底調查、審核每位學生助學金檔次、辦理資助卡、公示和匯總上報助學金,她把資助工作做得有條有理,十幾年來毫無差錯。每年的八月份大學困難新生資助工作更是繁瑣,孫艷艷更加謹慎,十余年來經她摸底報送通過資助的大學新生超過千余人,幫助這些貧困學子圓了他們的大學夢。
常言道“一個女婿半個兒”,但是街坊鄰居們都說孫艷艷的丈夫茹小軍簡直就像她母親的親生兒子一樣。在家里給岳母喂藥喂飯、端屎倒尿,茹小軍一點也不嫌棄。天氣暖和的時候,茹小軍每天下班就把岳母從樓上背下來推到體育場或中央公園轉轉,讓老人看看外面四季交替的美景,舒緩一下心情。從2004年至今將近十八個年頭過去了,因為兒女們的精心照顧,老人的精神狀態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久臥在床的病人。
2015年,孫艷艷和丈夫又把年過七十的公婆接到拜城縣居住,老人生活節省,他們兩口隔三差五買魚買肉買菜給老人送去,平時做好吃的也把公婆接過來一起吃飯,盡可能地給予他們關愛。
不僅是生活上,茹小軍也把傳統美德帶到了工作中。他負責全廠高壓設備及部分低壓設備的供電,始終精益求精,雖有三十多年的工作經驗,在業務方面依然認真鉆研、刻苦學習,是電儀車間的技術骨干。多年來,他被單位評選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安全員工”,2018年被河南能源總公司評為“勞動模范”。
受父母的好家風影響,兒子茹斐從小勤奮好學、積極向上、樂于助人,學習之余也幫助父母照顧老人。他從小成績優異,踏實認真,2014年以拜城縣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被武漢大學錄取,如今在中國航天杭州電子科技公司西安研發部從事產品研發工作。
茹小軍和孫艷艷結婚將近30年始終相敬如賓,生活中夫妻二人孝敬老人,善待鄰里;工作中敬業愛崗,任勞任怨。老人安享晚年,兒子踏實好學,是一個和睦的四口之家,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