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市幼升小入學的高峰年份。為了滿足市民的需求,北京市教委和各區教委通過新建和改擴建學校、集團化辦學等舉措,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化解學位缺口,滿足家長和學生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資料圖】
新學年,北京多區一撥兒新建校、改擴建校即將開門迎新。同時,一批引入校即將開工建設,為孩子們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教育資源。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關注的學校!
一撥兒新建校開門迎新
為進一步實施豐臺區基礎教育“強基工程”,促進豐臺教育高質量發展,2023年豐臺區教委加快推進北京十一學校中堂實驗學校建設。學校地處豐臺區岳各莊梅市口路,位于西四環內核心地段。由北京市建筑設計院設計,硬件設施完善、教學設備先進,學校配有大型圖書館、報告廳、技術工坊、藝術館、運動館、項目學習中心和100余間專業學科教室,打造出了專為學習者提供的多元學習空間和校園文化生態。該校9月1日將開門迎新,新增中學學位1200個。
北京市十一學校石景山實驗中學將于9月正式開學。學校位于石景山區北辛安東街,將彌補區域配套教育設施缺口,方便周邊適齡學生就近入學。學校為48班完全中學,提供初、高中學位1980個。為保證學校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辦學,學校已儲備教師65名,設立了3個名師工作室、2個博士工作室、16個學科及管理項目工作室。
另外,新建成的石景山區金頂街小學也將開門迎新,該校位于石景山區鑄造村地區,建制為24班級,項目建設可填補鑄造村社區公辦義務教育機構缺失的空白,滿足當地對學生義務教育的需求,有利于統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發展和教育公平。該校計劃今年9月投入使用,可提供小學學位960個。
今年,石景山區還將計劃啟動衙門口配套小學、首鋼東南區配套學校等新建學校項目,“十四五”期間,全區共計劃建設完成5所配套學校,增加中小學學位約7710個。
9月,昌平區將有3所新建校開門迎新。位于領秀慧谷小區西側的北京101昌平實驗學校即將建成開學,服務周邊居民就近“上好學”。該校規劃為36個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可提供1440個學位。北京101未來科學城學校位于沙河鎮七里渠地區,是一所涵蓋30個班高中和27個班小學初中的12年制學校,可提供2430個學位。昌平二中育知校區為九年一貫制學校,27個班,規劃學位1080個,今年9月1日正常開學。
6月11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順義學校落成儀式舉行。學校計劃設置3600個學位。據介紹,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順義學校是一所市建區辦的全日制公辦學校,含有初中和高中,屬于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成員學校。學校位于后沙峪鎮西田各莊村西側,計劃建設72個班級,其中初中30個班、高中42個班,新增學位3600個。
為建設“高大尚”平谷,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平谷區新增一所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北京市平谷區第十一小學。學校師資由平谷區2023年暑期干部教師交流輪崗產生,學生由原平谷六小分流產生,學校現有58個教學班,2206名學生,160名教職工。
新學期,北京翠微小學密云分校北校區正式投入使用。北京翠微小學密云分校北校區位于密云城區中心位置,西側為密云區第四幼兒園,東側為密云區文化館。新校址新增6個班級,擴充270個學位,減輕了密云區城區新生入學學位困難的壓力。
延慶區新建世園小學(四小分校),增補學位480個。世園小學新建工程位于延慶新城東南部,新校園將設立12個教學班、學位480個,建成后,將有效緩解目前延慶區的辦學壓力。
一批名校開工建設
近日,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王四營地區的北京市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項目小學部迎來新進展,預計2024年交付使用,朝陽東南部將新添優質教育資源。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規劃辦學規模為72個小學班,可提供學位2880個。此外,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也將建成北京全市首個科學高中,由朝陽區與北京市十一學校合作辦學,為全日制公辦高中校。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加快,王四營地區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在不斷擴大,目前,王四營地區已建設了由呼家樓中心小學、陳經綸中學教育集團等本土優質教育集團承辦的多所學校,加上本次引入的外部優質教育資源,將為轄區孩子提供更加優質的基礎教育。
日前,北京黃城根小學大興校區開工了。新學校計劃建設24個班、960個學位。據悉,學校建設周期約兩年,校區位于西紅門鎮人民政府東南側東至欣順街、南至宏旭東路、西至欣業巷、北至宏福東路、緊鄰京開高速,交通便利。據悉,西紅門鎮地處北京市城鄉結合部區域,隨著近年來人口規模不斷增加,對基礎教育資源的需求也在持續上升。黃城根小學大興校區建成后,將有效擴充西紅門鎮教育資源,解決周邊適齡兒童入學需求。
據懷柔區教委消息,懷柔區將新建懷柔第七小學,引入中關村三小辦學。第七小學項目位于懷柔新城03街區,設計辦學規模為24個班、960個學位,將新建建筑面積19291平方米。項目計劃年內開工建設,力爭2024年年底前建成投用。項目建成后,緩解懷柔城區學位緊張情況,有效改善懷柔老城區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建成后將引入中關村三小辦學,有利于輻射帶動懷柔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整體提升。
改擴建學校 積極新增學位
延慶區第三小學改擴建項目位于延慶新城東部香水園街道,將在延慶區第三小學舊址基礎上,新建建筑面積11313平方米,主要建設教學用房、辦公及管理用房、生活服務用房、設備用房等。項目完工后,預計新增18班、720個學位。建成后,延慶區第三小學整體辦學規模將達到36班、學位1440個。
日前,原密云區檀營地區辦事處舊址改建密云區第一小學綜合樓正在緊張建設之中。密云區第一小學西校區原是檀營辦事處,于2023年2月移交給密云區第一小學,學校開始籌建新校區,綜合樓為四層建筑物,建設面積3907平米,共設有23個教室,預計11月30號能夠投入使用,容納學生900多人。
集團校擴軍 擴充優質資源
今年上半年,北京多個區教育集團布局密集調整,采取各個聯盟式集團化辦學模式,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今年6月起,海淀教育布局密集調整:北林附小承辦海淀區東升實驗小學簽約、九一小學加盟海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東北旺中心小學納入中關村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星火小學加盟海淀區萬泉小學教育集團、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加盟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教育集團、海淀區學院路小學加盟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教育集團……海淀區雙榆樹中心小學、香山小學、四王府小學、西頤小學4所小學也已分別加盟教育集團。
首都師范大學實驗小學教育集團6月已正式成立,北京市海淀區定慧里小學、北京市海淀區六一小學兩校保持獨立建制,已加盟該教育集團。此次多所小學加盟名校集團校,涉及海淀東部、中部、西部、南部等多個區域,覆蓋面廣、輻射地區大,極大地促進了海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對海淀區教育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今年8月,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教育集團又迎來了豐臺區璞瑅學校、十八中時光學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豐臺實驗小學、十八中學實驗學校、十八中蒲芳學校、十八中第二實驗小學6所學校。十八中教育集團的擴容,將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現精準匹配、高效盤活、強力輻射,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實現共生,持續創造出更多、更優的教育資源,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
近日,通州區政府與北京市十一學校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合作舉辦通州區宋莊學校,實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宋莊學校更名為北京市十一學校通州實驗學校(以下簡稱通州實驗學校),納入北京市十一學校聯盟。
7月31日,通州實驗學校工作啟動會召開,目前十一學校管理團隊已經入駐通州實驗學校。據悉,通州區宋莊學校,是在原宋莊中學的基礎上增設小學部后更名而來,成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今年9月起,將招收首批160名小學一年級新生。
根據合作辦學協議,通州實驗學校將成為北京市十一學校聯盟學校成員校。在此基礎上,十一學校還將對通州實驗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管理評估與診斷,確立發展規劃,全面提升通州實驗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目前,在通州的北京市十一學校聯盟學校還包括北京第一實驗學校和即將建設的北京第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