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沙發上瞇了一會午覺后,大方縣黃泥塘鎮新塘社區群眾楊天文伸了伸懶腰,穿上鞋,來到打飼料的屋子,一推閘刀,粉碎機便轟隆隆地吼叫起來。
“一個小時最少打2000斤包谷,300頭豬的飼料便有了著落。”楊天文說,現在電壓足、電壓穩,還不隨便停電,用著安心。
楊天文正在打豬飼料
(資料圖)
在大方縣黃泥塘鎮獨立供電區,11877戶28000余名群眾和楊天文一樣,用上了南方電網的“安心電”,飯能煮熟了,打飼料不愁了,烤煙烘烤不擔心了......
民有所求,我有所為。今年四月份,得知黃泥塘鎮獨立供電區存在群眾用電難、用電貴、頻繁停電等問題后,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明確要求貴州電網公司妥善解決好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黃泥塘鎮群眾關切的用電問題。貴州電網公司黨委立即深入一線調研,突出問題導向,尋找破解之策。僅僅用了不到4個月的時間,便解決了群眾的煩心事,讓群眾用上了“安心電”。
群眾盼來電——
原有配電線路設備老化滿足不了用電需求和發展需要
“因為電壓低,很多時候煮的飯都是夾生飯。”
“必須凌晨兩點起床打豬飼料,這個時候的電才帶得動粉碎機。”
“為了種烤煙買了3臺發電機,這里停電頻繁,烘烤煙的時候,電停上一個小時,這一烤房的烤煙就廢了,損失2萬元以上。”
4月初,一封反映貴州省大方縣黃泥塘鎮獨立供電區存在群眾用電難、用電貴、頻繁停電等問題的群眾來信擺在了南方電網公司黨組的案頭。
南方電網公司黨組高度重視,明確要求貴州電網公司妥善解決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黃泥塘鎮群眾關切的用電問題。貴州電網公司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立即深入一線進村入戶走訪調研,了解群眾訴求,剖析問題根源,尋找解決辦法。
通過深入一線調研了解到,上世紀80年代,大方縣水電局撥款修建西河水電站,建成后連同相關供電區域承包給個人經營管理,形成了黃泥塘鎮獨立供電區。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群眾用電需求攀升,然而承包人企業由于所轄區域線路設備運營維護不夠、設備老化、多年來未增容改造,導致群眾用電困難。
2007年以來,貴州電網公司畢節供電局多次試圖推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但因涉及多方未能達成一致導致進展緩慢。2021年5月,大方縣人民政府主導與畢節供電局簽訂了《關于解決黃泥塘片區用電問題的框架協議》,當年,貴州電網公司完成了將獨立供電區域電網建設納入“十四五”電網規劃的工作,規劃投資1.54億元,新建1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7回10千伏線路、150臺配電變壓器和189公里低壓線路,分三期完成所有項目建設。
現在的電壓足而且穩
2023年3月,一期項目建成投入使用,為獨立供電區域內3000余戶群眾供上了“南網電”,占比超37%。
然而,剩下的群眾仍然被電壓不足、電壓不穩、頻繁停電等問題困擾著。面對群眾“用好電”的迫切期望,貴州電網公司4月24日啟動二期配電網工程建設,并提出要在8月底前讓群眾用上“南網電”。
爭分奪秒建——
三個多月時間完成需要兩年才能建成的配電網工程
二期工程投資7440萬元,正常情況至少兩年才能完成,公司提出必須在4個月內完成,難度可想而知。
群眾利益無小事,再大困難也要干。4月19日,貴州電網公司黨委與大方縣委召開專題工作會,雙方決定共同組建工作專班,通過政企聯動、形成合力,加快電網建設改造。
非常任務要用非常之策。貴州電網公司成立了工作專班,日跟蹤、周督導,按周開展安全、質量、進度等現場督導工作,全力推進黃泥塘鎮獨立供電區項目按期建成。畢節供電局協調畢節市政府成立市、縣、鎮三級工作專班,促進各項問題高效處置,環評、水保、用地、林業等合法性手續及時處理,保障獨立供電區電網建設順利推進。
“面對如此緊迫的任務,項目采取‘黨建+基建’的工作模式,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從各地緊急抽調黨員骨干力量馳援,組建了12支黨員突擊隊和1支青年突擊隊,黨支部帶動,黨員突擊,青年沖鋒,確保工程如期、高質量完成。”畢節供電局副總經理嚴奉軍介紹。
項目部工作人員正在處理消缺問題
項目建設中創新實行集約化管理,要求現場指揮部日調度,實時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不讓問題過夜。
協調矛盾糾紛、調整施工方案、處理消缺問題……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項目指揮部工作人員身影。“三個多月,我們的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頂著烈日,加班加點,就為了群眾早日用上‘南網電’。”大方供電局副總經理、施工現場負責人彭適洋說。
8月15日10時10分,黃泥塘鎮安坪村第122臺變壓器正式送電,標志著按正常建設規劃至少需要耗時2年才能完成的黃泥塘鎮獨立供電區配電網項目僅僅耗時3個多月便建成。“不僅進度快,而且質量好,建成了配電網項目的標桿。”嚴奉軍說。
用上“安心電”——
高質量穩定輸電點亮群眾美好生活點燃群眾發展信心
“你看,現在的電壓230伏,足得很,穩得很。”楊天文指著電壓測量儀,高興地告訴記者。
楊天文是當地養殖大戶,養有300余頭生豬。過去,因電壓不足、不穩讓打豬飼料成了楊天文最煩心的事。為了避開用電高峰期,夫妻倆常常凌晨兩點起床,打到清晨6點,才勉強夠300余頭豬一天的口糧。
“凌晨兩點,別人正在做美夢的時候,我和老婆必須爬起來上班。”楊天文苦笑著說。
“現在三相動力電直接接進來,我立即換了臺大功率的粉碎機,一抽閘刀機器便轟隆隆響,一個小時就搞定300余頭豬一天的口糧。”楊天文邊說邊抽上閘刀,粉碎機立即轉動起來。
和楊天文同一社區的種煙大戶羅興江到煙葉站賣煙回來,臉上堆滿笑容:“今年第一次交貨,將近2000斤煙,賣了34000多元。”
羅興江查看烤房用電電壓
“你看看,屋里有三臺發電機,三臺穩壓器。都是過去電壓不穩、不足鬧的。”羅興江說,“現在接通了南方電網公司的電,不再擔心因電壓不足、電壓不穩造成煙葉烘烤出問題而受損失了。明年準備在60畝的基礎上擴大規模。”
在黃泥塘鎮產業園區,貴州恒宇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曾東的眉頭舒展開來,作為一家飲料生產企業,他再也不擔心剛泡好花生就停電,只好將這些上好原材料送給群眾喂豬了。
“養殖戶、煙農可以買發電機,可我們的生產機器功率加起來上百千瓦,用不起啊!”曾東說,現在電壓足而且穩,我們的產量和產值都肯定會有一個大幅提升。
“110千伏的民生變電站正在加班加點建設中,計劃明年2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嚴奉軍說,“屆時,將徹底解決黃泥塘鎮獨立供電區電壓不穩、電壓不足、頻繁停電等問題。”
據了解,貴州電網公司以解決黃泥塘鎮獨立供電區群眾用電問題為樣本,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全面梳理全省15個獨立供電區群眾用電訴求,著力徹底解決獨立供電區群眾用電問題。截至目前,全省15個獨立供電區均已分類制定任務計劃,有序推進電網建設改造。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朝政
編輯 周陽
二審 顧野靈
三審 李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