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基金年中盤點之基金人事
今年基金公司高管變動挺頻繁的,年內已有 82家基金公司的 182位高管發生變更。這其中,董事長變動人數36位,涉及20家公司;總經理變動人數44位,涉及22家公司;副總經理變動人數77位,涉及53家公司。
(資料圖)
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基金公司高管變動屬于正常現象,但過于頻繁的高管變動可能會對公司決策的連續性以及業績穩健性造成影響。
經叨姐梳理發現,董事長、總經理出現變更的公募基金,多偏中小機構,以及部分外資獨資的公募基金,其中過千億機構8家,低于百億機構12家(見下表)。
今年以來持牌公募機構董事長、總經理變更一覽
觀察上表,公司核心管理層變動原因主要包括到齡退休、職務調整以及其他個人原因等。比如,中信保誠基金原總經理張翔燕到齡退休,離任日期為4月28日。益民基金原董事長黨均章到齡退休,離任日期4月27日;此外,還有建信基金、興銀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今年迎來了新任董事長;長安基金、東吳基金、國壽安保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年內迎來新任總經理。
成立10年,公募規模少于600億的基金公司
資深業內人士對叨姐表示,“內卷外壓”是主因。從行業內來看,公募同業競爭激烈,核心管理層業績壓力大,又普遍存在權責不統一、收入不公平、價值理念難融合、派系內卷消耗等情況。從外部來看,行業發展迅猛,市場人才缺口較大,優質基金高管人才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另據叨姐整理,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公募基金高管變動人數略有增長,整體仍處于較高水準。據Wind數據,2023年上半年基金公司高管變更人數分別為31位、26位、35位、39位、23位、33位,合計約為182人。2022年上半年,基金公司高管變動數量分別為29位、25位、38位、34位、31位、31位,合計約為168人。
正常的變動無可厚非,就怕有些基金公司動得太頻繁。
比如鑫元基金從 2022 年 12 月 -2023 年 3 月,四個月不到的時間,旗下有 5 位高管發生變動。再比如“老十家”基金公司長盛基金近2年又遇董事長、總經理雙換血;銀河基金成立以來先后經歷9任總經理和6任董事長等。
一家基金公司管理層這么動蕩,我們怎么放心把錢交過去?
就這個問題,深耕基金行業多年的叨姐認為,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基金公司高管變動屬于正常現象,但變動過于頻繁會導致公司決策不夠連貫,進而影響公司運營效率、甚至業績表現不盡如意。
當然,基金行業也是利益集中、考核明確的行業,干得好和壞都在眾目睽睽之下。因此,有人才流動才會有活力。
最后,叨姐也送基民小伙伴18個字,“動態關注、及時診斷、互動交流、長期健康投資。”
來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