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頭條 >

水務行業系列深度(一):短期看水價、中長期看高品質用水 關注地方平臺+技術型公司

2023-06-28 18:36:23 來源: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核心觀點:

短期:水務回報確定性有望加強,關注水價調整進程。我國終端水價由基本水價、污水處理費等4 部分構成,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全國主要城市終端水價呈上升趨勢,2007-2021 年自來水價、污水處理價格復合增速2.4%和3.2%。其中基本水價、污水處理費一般以準許成本+合理收益方式進行核算,受成本區別影響各地水價存在差異。2021 年發改委《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及《成本監審辦法》推出以來多省市區已召開價格聽證會,提價幅度達0.2~0.65 元/方。根據程小文等《國內外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價對比研究》,我國北京、上海、廣州水費支出占收入比例約為0.21%~0.32%,對標海外發達國家城市水費支出占收入1%左右,水價的杠桿作用更加明顯。

中長期:水資源價值將被不斷強調,關注直飲水+工業再生水等高品質用水。直飲水:伴隨人民對于生活質量要求的提升直飲水需求不斷增長,政策催化下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已加速直飲水建設。不考慮水源工程建設和管網投資,深圳政策規劃直飲水改造總投資達369 億元,外推至2022 年9.21 億全國城鎮人口對應萬億級投資規模,一線城市需求將率先釋放。工業再生水:伴隨缺水地區用水定額緊縮、排污限制增加,加之政策要求2025 年有色、鋼鐵等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下降5%~15%,再生水逐步成為工業的第二水源。

行業集中度較低,地方水務平臺整合空間大。特許經營權模式下,傳統水務運營業務地域性明顯,行業集中度較低。特別是近兩年多個省份仍在加快區域水務公用資產的整合力度,地方性平臺企業成長空間較大,成都市的興蓉環境、南昌市的洪城環境等都是較為典型的區域整合案例。全國性水務平臺如北控水務集團、首創環境等亦通過收購加速整合全國范圍內的水務資產。此外高品質用水需求下,膜依托其環保性和良好出水水質,全產業鏈景氣度提升;全產業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管網漏損、水質標準、老舊小區改造亦不斷驅動智慧水務發展。

關注資產注入頻發的地方水務平臺以及擁有核心技術的工程/設備公司。地方水務平臺:省會城市千萬級人口托底、大股東資產整合預期強烈,疊加高分紅(2022 年水務板塊自由現金流已近轉正,對應2022年底收盤價洪城環境、重慶水務2022 年股息率達5~6%)、低估值(主流地方水務國企2023PE 僅8~13 倍),“中特估”、REITs 政策東風下有望迎戴維斯雙擊,建議關注中原環保、洪城環境、興蓉環境等。技術型公司:金科環境為膜應用專家,高端居民直飲水+工業再生水需求驅動下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

風險提示。直飲水推廣進度不及預期;調價進度不及預期風險;地方政府開支變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