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關注 >

快報:師承關山月的畫家,風光時一幅畫上萬元,如今落魄到住廉租房

2023-06-24 02:33:22 來源:艾倫說史

在毛姆的經典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斯特里赫蘭德是一位執著追求藝術理想并且極有天賦的畫家,他為了畫畫放棄自己優越的生活,甚至拋棄了自己的家庭,過起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繪筆下圖”的生活。即使饑寒交迫,即使被眾人鄙棄,他始終堅信自己的藝術能力,堅定自己的藝術道路。


【資料圖】

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的公民,他逾越了道德的底線;但作為一名藝術家,他對于藝術的追求到了一種凡人不能企及的高度。這個充滿著矛盾與感染力的人物形象為這部小說成為不朽的經典注入了活的靈魂。

其實,藝術家本身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僅是在小說中有這樣神奇的人物,現實生活中的畫家也有許多奇聞異事。比如與斯特里赫蘭德極相似的梵高,他的朋友高更,全能大師達芬奇等,他們都有著自己精彩的故事。

但是,正如許多父母不愿意自己孩子選擇做畫家的道路的理由一樣,要成為一名著名的畫家,需要天賦,也需要運氣,而大部分畫家都是貧困潦倒地度過一生,即使是作品和自己的名聲流芳百世,他也無從得知了。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卻略有不同。雖然他的命運也很跌宕,但卻是年少成名,而后沒落的。他就是嶺南畫派的后起之秀陳德鴻。

風光一時,頃刻崩潰

陳德鴻師承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是嶺南畫派當代最活躍的年輕畫家之一。他二十多歲就聞名于粵地畫壇,三十歲左右更是風頭正盛,擁有了自己的獨立畫室,隨意一幅作品價值上萬。在享受到“著名畫家”的身份帶給他的紅利之后,不滿足于現狀的他利用自己的名聲和人脈資源開了一家酒店。

在他的名聲帶動和努力經營下,酒店每日高朋滿座,進賬如流水。但是天公不作美,因為房東的“耍滑頭”,陳德鴻的酒店迅速遭受重創而倒閉,并且欠下一屁股債。而或許是因為陳德鴻話費了許多心思經營酒店,他的繪畫作品熱度降低,價值貶值。

畫家的作品與畫家本人的聯系十分密切,在遭受重創之后,陳德鴻名氣減小,曾經讓人出十萬金潤筆的畫作兩百塊也無人問津。世間錦上添花者常見,雪中送炭者卻不多,當初他的畫室和酒店門庭若市,現在卻只能落魄地帶著全家人在幾百塊一個月的廉租房里挨餓受凍。

意志消沉的他也因為生活困苦無心創作,他的風光仿佛曇花一現,難以持久。這個悲劇故事讓我們不禁反思——藝術為何會如此脆弱不堪?

小結

真正的藝術是一種性靈之美,是難以用價值估量的。陳德鴻的畫作以萬金熱捧至兩百塊無人問津,并不代表他藝術水平的退步,而是我們對藝術的評估方式出了問題。我們的社會過于強調價值性、工具性,而忽視了人文性、藝術性,反而把作品的價格和藝術水平掛鉤,這是不合理的。

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可謂是中國繪畫藝術第一人。劉強在《魏晉風流十講》中評判魏晉的繪畫藝術,說:人們不再執著于是否“有用”這種形而下的功利判斷,而開始意識到藝術作品的賞心悅目,以及對于人的心靈和精神的陶冶,這種陶冶看似“無用”,但卻是“有益”的。

當我們對于藝術作品不是一味追求“有用”,而開始追求“有益”,藝術或許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相信如果陳德鴻能夠不為名利所動,潛心研究藝術創作,他的繪畫技藝終將會被世人認可的。希望經歷此番挫折的他,能重新振奮精神,為藝術事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