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民族風情的開場、熱情高漲的觀眾、跌宕起伏的比賽、極接地氣的獎品……今年夏天,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兩個村賽“村BA”“村超”火出圈,帶活了黔東南的民族特色文化,更帶火了當地的旅游發展。
無論是住在山水田園間,還是打卡城市的街區夜市,如今,前來貴州尋找“詩和遠方”的人越來越多。這有力印證了貴州近年來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充分發揮自然風景多姿多彩、紅色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濃郁和氣候舒適宜人等優勢,大力推進“旅游+”融合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
看熱點 “村BA”展現黔貴魅力
(資料圖)
平壩櫻花節、全民消夏避暑親水旅游節、刺梨花文化旅游節、務川仡佬文化旅游節……豐富多彩的文旅盛事在貴州大地輪番上演,為市民游客帶來非同一般的文旅體驗、推動貴州文化和旅游影響力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塑造了貴州文化和旅游新形象。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上演了一場“村歌”盛宴。少數民族同胞以侗寨為景、以田園為舞臺,帶來了萬人齊唱侗族大歌的震撼表演,再現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美畫卷,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喜愛。
此外,在黔東南州,榕江縣的“村超”、臺江縣的“村BA”以豐厚的文化底蘊、濃郁的民族風情與時尚文化相融合,構建起了新時代貴州的新文化形態,使貴州頻頻出圈,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與喜愛,推動了文體旅融合發展。
據了解,臺江縣“村BA”總決賽期間,共接待游客18.1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516萬元,黔東南旅游綜合預訂量同比增長140%。
奇創旅游集團營銷運營中心副總經理熊佳荔說:“‘村BA’模式打開了鄉村旅游新思路,也讓我們意識到,旅游發展不只體現在景點的絢麗,更體現在文化的繁榮多彩。”
多年來,貴州各地深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旅游品牌的辨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文旅活動頻頻出圈;扎實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省內景區景點建設實現質和量“雙提升”,進一步打響了“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文旅品牌。
看項目 “新而優”提供發展支撐
加大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進景區景點提檔升級……近年來,貴州將文旅項目作為帶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持續推動文旅項目建設,積極開展文旅產業招商工作,通過招商引資、重點扶持等,培育了一批帶動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文旅項目,以項目建設促進文旅產業發展,文旅融合效益日益凸顯。
經過多年發展,當前貴州擁有5A級旅游景區9個、4A級旅游景區14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1個、等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鎮)437個,形成了度假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鄉村旅游、研學旅游等多類型旅游業態,進一步滿足了大眾對休閑度假的多樣化和品質化需求,不斷優化了產業結構與供給結構。
目前,貴州聚焦重點景區(度假區)精心謀劃了35個重大招商項目,總投資達713.6億元,著力從景區提升、住宿升級、餐飲商品、演藝娛樂、文旅融合、業態創新6個方面推動打造貴州旅游新名片。
同時,今年以來,貴州奔赴珠三角、長三角等重點旅游客源市場開展文旅推介活動。全國各地文旅企業也主動出擊、緊盯重點客源強化營銷,促成了一批文旅產業項目落戶貴州。截至目前,全省新引進文旅產業項目168個,合同投資金額201.85億元。
今日之黔貴文旅,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發展機遇前所未有,發展活力充分迸發。
看融合 “旅游+”鋪展醉美畫卷
近年來,貴州在“旅游+”上下功夫,積極推進文旅產業與民族文化、康養、體育等融合發展,不斷拓展衍生文旅產業新業態、新增長點,“旅游+”項目在貴州遍地開花。
貴州各州市結合城市特點,通過整合資源要素,將城市文化區、景區景點、特色民宿、購物、美食串聯起來,推動多元要素融合發展,不斷豐富“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優化城市旅游布局。同時,推動文化養心、山水觀光、避暑休閑、康體養身、民族風情多業態發展,實現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旅游與農業融合方面,貴州著力做好山水文章,尋求發展與生態的平衡點,將農業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其中,貴陽市已建成休閑農業示范園區20個,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寨)317個,形成了“開陽十里畫廊”“環百花湖沿線”等20余條鄉村旅游示范帶。
在旅游與教育融合方面,貴州深挖研學旅游資源,積極支持研學旅游產業發展,拉動旅游消費,目前已推出十大研學旅行基地,涵蓋生態自然、歷史人文、紅色文化、農旅融合等,極大地豐富了貴州旅游市場產品供給。
在旅游與大健康融合方面,貴州以森林療養、溫泉療養、中醫療養、飲食療養、文化療養、運動療養等為主的大康養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
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含欣表示:“未來,我們將力爭在推動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突破。通過招強引優、龍頭培育、深化改革、金融支持,深入實施旅游市場主體培育行動。通過加速景區、住宿、餐飲、商品等業態提質,在民宿、康養、非遺旅游、自駕露營等領域構筑新的競爭優勢,推動文旅、交旅、農旅、體旅等深度融合發展。多措并舉推動存量旅游項目盤活,建立動態盤活長效機制,實現存量與增量、流量與質量的協調有序發展。”
多元產業與旅游結合相得益彰,帶來的是優質的旅游產品供給和良好的旅游體驗。站在文旅復蘇的新起點上,“醉美貴州”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