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娛樂圈中的硬漢,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想到于榮光,畢竟他在大熒幕里經常飾演的都是一些硬漢形象,不僅如此他的外表也給人一種很男人的感覺。
【資料圖】
于榮光結婚后,承包了家里的全部家務,能自己干的絕不讓妻子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男人會做飯,競爭對手少一半”于榮光不光拍戲敬業專業,就連廚藝也是一等一的好。
身處在關系錯綜復雜的娛樂圈,他與妻子結婚三十多年,從來沒有與其他女明星傳過緋聞。
可令于榮光沒想到的是,在他和妻子結婚35年時,妻子竟然提出了離婚。
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榮光捫心自問這么些年來他從來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妻子的事,只要發工資他就會立刻給家里打錢,生活中從沒有虧待過妻子半分。
離婚后他還曾多次想找妻子復合,但都被拒絕了。
于榮光到底是做了什么才讓妻子王玉苓提出了離婚?這中間隱藏了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
01
迎娶初戀 名義上的“好丈夫”
于榮光和妻子一直是娛樂圈中的模范夫妻,兩個人在家庭中的分工很明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他在外面拍戲賺錢養家,妻子王玉苓則是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不光負責兒子的成長問題,還承擔著雙方父母的健康問題。
王玉苓是一個好兒媳,很多人說在兒媳眼里婆婆永遠比不上媽,這在王玉苓這里可沒有,對待雙方父母都是一視同仁。
她知道丈夫因為拍戲忙顧不上自己家里,更別提父母家了,所以她經常會買一些保養品去照看于榮光父母。
如果說起王玉苓和于榮光是怎么結婚的,那還要多虧了于榮光父母的催婚。當時于榮光已經是小有名氣的演員,父母看他28歲馬上就要奔三了,所以心里也是很著急。
他們知道兒子工作忙,所以就更想讓他早日成婚,這樣也不會淪為“大齡剩男”,父母年齡大了看到其他老人都抱上孫子了所以他們心里也是很羨慕。
于是趁著兒子休假回家,兩個老人自作主張給兒子安排了相親,其實一開始于榮光并不想過去,但看在父母都給人家說好了,如果自己不去會讓父母有失臉面,所以就硬著頭皮去了。
這次的相親對象就是王玉苓,在這之前于榮光一次戀愛也沒談過,是感情上面的小白。因為王玉苓喜歡吃牛排的緣故所以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是在當地一家有名的西餐廳。
那次約會兩個人都很不好意思,但好在也能聊到一起,王玉苓還表示自己曾經看過于榮光出演的電影,這一說倒是讓于榮光變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關于這次約會,雙方都感覺很愉快,在這之后兩個人的聯系也是越來越頻繁,只是有時候于榮光拍戲時間不一定,有時王玉苓晚上發的消息,他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到再去回去。
有時候王玉苓還會去劇組探班于榮光,每次兩個人見面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所以在交往一段時間后,就順理成章結婚了。
結婚后于榮光對王玉苓可謂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家里的家務活從來不讓她動手,就連家里的飯也被他所承包了。他每天會給妻子變著花樣給妻子做不同的飯吃,以至于在這之后王玉苓回憶到兩個人相處中最甜蜜的日子時,她只能想到剛結過婚的這段時候。
結婚不到一個月后,于榮光就因為要進組拍戲離開了家庭,令王玉苓沒想到的是他這一走會成為她的“噩夢”。
于榮光對感情看的很重,妻子是他的初戀,在結婚時他承諾了妻子,一生一世只愛她一個人,她若不離他定不棄。
但是比起家庭他的事業心更重,婚后他很少回家,就算偶爾回來也只是待個兩三天就會回去了?;楹蟛痪猛跤褴呔蛻言辛?,這個消息讓雙方家庭都很高興。
懷孕初期王玉苓很想讓于榮光回家一段時間陪陪她,她的孕吐很明顯,幾乎是吃什么吐什么,整個人很受罪。
但是于榮光始終沒有回來,他的理由是劇組趕工期,實在是脫不開身。整個孕期只有在她生孩子的時候,于榮光才回來家待了不到一周就回去了。
王玉苓雖有埋怨,但她知道于榮光確實是因為工作忙才沒法回來,過日子總是相互包容,所以她就努力讓自己不要因為這種小事而生氣。
02
走上演藝之路
于榮光能走上演藝之路是他們全家都沒想到的,因為他出生在一個戲曲世家,父親就是戲曲界有名的于鳴奎。
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在有意的將他往戲曲方面培養,小時候的于榮光很喜歡戲曲,因為他覺得去舞臺上表演就能畫一些精致的妝容可以穿一些好看的戲服,覺得很有意思。
在他11歲的時候就被家里人送去了京劇團里,京劇團里的一些前輩都與他父親認識。大家并沒有因為他父親的緣故對他這個“關系戶”有一絲絲的心慈手軟,反而是對他更加嚴要求高標準。
練戲曲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一些基本功必須要做好,否則一些動作根本沒法做。于榮光從小性格就是很能忍的那種,抗壓能力強,別人越說他不行,他非要證明給別人看,自己不光可以做到,而且還能做到最好。
他靠著這股心氣在做了多年的武生以后,成功成為了一個名角,隨著他名氣越來越大,前來觀看的人也隨之多了起來。
于榮光在24歲時陷入了迷茫期,他很糾結于未來到底去干些什么,難道要像父親一樣從事戲曲行業從事一輩子嗎?但是他又想出去闖蕩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
于榮光轉行當演員還是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當時他在北京的劇院有一個演出,正好碰上了身為導演的徐小明前去觀看。
當時他正在為自己新電影的選角犯愁,男主的設定是一個硬漢形象,又會唱京劇,所以他想著去看看京劇找找靈感。
于榮光一出場徐小明的全部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這就是他心目中男主角的人選。于是在散場后,他立刻找到了于榮光出演自己的電影《木棉袈裟》。
知道這個消息后,于榮光很興奮,他也曾想過去踏入演藝圈,但是他根本沒有思路,如今機會來了,自己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于是他就跟著徐小明進組去了,剛進組的時候,于榮光吃了很多苦,除了他是新人以外他還是非科班出身,所以一切都要重頭再來。
每一場戲他都認真對待,還沒輪到自己的時候他就在角落里面細細的琢磨人物特征。拍這個電影是內地香港兩頭跑,他剛到香港時還曾因為水土不服常常拉肚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電影上映后,出乎意料的大賣,他父母也很驕傲見到給街坊鄰居就給大家推薦兒子出演的電影。
這一仗于榮光算是打贏了,通過這個電影也是讓他正式進入到了演藝圈。在這之后,只要是有劇組找來,只要劇本好,他就會接戲來歷練自己。
03
失職的丈夫與父親
于榮光對待工作可謂是敬職敬業,但是對待家庭并不是這樣,他事業心太強了以至于忽略了家里人的感受。
王玉苓孕期時,他幾乎沒怎么回過家,就在兒子出生以后也就呆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就進組去了。
都說爸爸帶的孩子會比媽媽帶的孩子更加堅強獨立,因為男性和女性在看待一些問題的時候思維想的會有所不同。
于榮光幾乎是缺席了兒子的成長,在孩子學說話時,首先學會的是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最后才是爸爸一詞。
兒子小時候幾乎沒怎么見過于榮光,他不懂爸爸一詞是什么意思,所以很少提及,以至于到他長大以后對于榮光也沒有很親近。
五歲以前的孩子體質都很弱,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生病,有時候兒子發燒,王玉苓給丈夫打電話,讓他回來家,兒子體溫將近40度,她心里也很害怕。
但于榮光還是以工作為由,說回不去家,給她轉了一筆錢,讓她拿錢去找最好的醫生來看孩子。
因為這件事王玉苓還崩潰的哭過好幾次,這個丈夫形同虛設一樣,每次在最需要他的時候他都不在身邊,兩個人的婚姻也就是俗稱的“喪偶式婚姻”。
她也曾想過離婚,但想到孩子還這么小,不想讓他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于是為了孩子她也只能是一忍再忍。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他一次家長會都沒去參加過,更別提作業輔導了。很多小孩還說他是沒有爸爸的孩子,所以到了兒子長大后,心里也是很埋怨這個父親的。
即使他在外面努力掙錢工作,從來沒有虧錢過他的物質生活,但是缺失了孩子最需要的父愛。
04
離婚
于榮光曾經嘗試融入這個家,但是常年在外的他,與這個家變得格格不入,妻子對他早已失望,對他已經沒了以前的耐心。
兒子對這個父親,也沒有太多的感情,早已經是可有可無的狀態了。于榮光覺得他在這個家中沒有存在感,于是又讓自己一頭栽進了劇組里。
2021年,王玉苓向他提出了離婚,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妻子要與他離婚,這么多年,他雖然沒怎么管過家里,但是一直在為了整個家努力掙錢。
王玉苓告訴他,自己嫁給的是他,而不是嫁給了一個提款機。她每天都在盼望丈夫的回來,在生活中她也需要另一半的陪伴與支持,在每一個她最需要另一半的時候,于榮光都不在的她的身邊。
這么些年,她也是受盡了生活中的委屈,比起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她更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支撐。
離婚時兩個人都是60多歲的年紀,于榮光曾說自己會好好改變,兩個人都這么大了干嘛要離婚。
但是王玉玲的態度很堅決,她不想再繼續痛苦下去了,這一次她只想當自己,想要尋求一個解脫。
于榮光自知這么多年,自己有愧于家庭,所以在離婚時把多數財產都給了妻兒。在這之后,他的事業心還是很強,讓自己輾轉于各個劇組當中。
每個人的追求與想法都有所不同,對于有的女人來講,即使丈夫很忙只要他心還在這個家就行。但是對于王玉苓來講,比起一些物質需求,她更需要一些精神上的陪伴。
對于于榮光來講,要想讓他放棄拍戲這是不可能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許好聚好散就是他們最好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