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因其劇目豐富多彩,有‘唐三千,送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我們誠邀在座的觀眾到成都吃火鍋、看川劇、觀大運,感受巴蜀文化的麻辣鮮香。”6月30日晚7:30,四川省川劇院經典川劇《白蛇傳》將作為2023香港“中國戲曲節”展演劇目,在中國香港高山劇院新翼演藝廳上演。
川劇《白蛇傳》劇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演出前夜(6月29日),四川省川劇院院長、《和親記》中“喬玄”的扮演者陳智林,《白蛇傳》中“白素貞”的扮演者劉誼做客中國香港文化中心會議室,以“蜀戲冠天下”為主題,與當地戲迷提前分享川劇的藝術特點及魅力。
分享會現場
陳智林介紹,此次是四川省川劇院繼1980年、1996年、1998年、2004年之后的第五次赴港演出。“時隔19年再來中國香港,我們帶來了三臺演出——川劇大幕《白蛇傳》《和親記》和‘川劇經典折子戲專場’,既有文唱,也有武打,集生、旦、凈、末、丑于一體,讓當地戲迷近距離感受獨特的川劇魅力。”
分享會現場
講座中,劉誼也從表演、聲腔、行當等方面介紹了川劇的特點,“無論是我們在舞臺上的表現手法、表演方式,還是我們的表演技巧,都是具有極高美學性和藝術性的。而且,川劇的表演跟我們四川人的性格也非常相近,真實、細膩,接地氣,生活氣息比較濃郁,是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的。”
演出前,排練現場
川劇《白蛇傳》就用細膩的川劇表演特色、優美的唱腔、精彩的絕活、精妙的武打編排,將流傳千年且極富浪漫色彩的神話愛情故事,以川劇特有的表達,呈現在觀眾面前。作為劇中“白素貞”的扮演者,劉誼還透露:“川劇《白蛇傳》跟其他所有劇種的《白蛇傳》都不一樣,非常有我們川人的味道,人物塑造也是比較火辣的。”
劇場后臺的川劇服裝
說到這里,她以劇中“青兒”角色為例,“川劇中的‘青兒’是由男女兩個不同的形象輪流串演的。男女‘青兒’隨著劇情的變化隨時在調換,但是又合情合理。劇中‘王道陵’這個角色,也融匯了前輩們很多特別的智慧,比方身段就非常有意思,我也誠摯邀請大家可以到劇場去感受一下川劇《白蛇傳》的獨特韻味。”
在陳智林看來,川劇在中國戲劇舞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川劇是一個包容性極強、藝術性極強、個性極強的劇種。《白蛇傳》里就包含了很多特技表演,如變臉、吐火、踢慧眼、滾禪杖、托舉等等,像托舉這動作設計,就引入了雜技元素。”
劇場后臺川劇頭帽
作為“文白蛇”,劉誼也在行當上也融合了花旦、閨門旦、青衣等不同旦角的表演方法。“只依靠單一的表演形式,肯定不能完整呈現白素貞,但不管是文戲還是武功,不管是技巧還是身段,都是在為人物服務的,是合情合理的。”
川劇《和親記》劇照
“文明如水潤無聲,藝術的終極目的在于人文關懷,通過作品激勵、鼓舞、滋養人心。”陳智林也鼓勵年輕川劇演員,要在更多的舞臺實踐不斷進步。“我第一次到中國香港演出時,演的是《芙蓉花仙》,當時我21歲,獨挑大梁。這次我們有很多年輕演員,也都是第一次來,他們的精神面貌,他們的熱情、狀態,跟我當年是一樣的。正所謂‘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川劇藝術將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傳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創作出更多體現中國文化精神、反映現代審美意識、傳播中華精神的優秀作品。”
分享會現場
劇場節目欄預告